发现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有误(无论是当事人发现的,还是法院自己发现的),法院也只能按照宣布了的评议结果下判决书,当事人不服的,只能通过上诉,请求二审法院 也有利于通过当事人、社会的监督,促进错案追究制的落实。[15]笔者认为,虽然在判决书中公开少数法官的不同意见确有一定意义,但是,在目前我国法官的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19.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标志的法律专业人士最为关心论辩修辞、对立判例、胜诉技巧,从而时常“漠视”法院可能作出的公正裁判这种行业现象竟然如此普遍;[52] 以及在这些国家关于法庭辩论 而行为人在能够履行义务的条件下没有认真履行,因而导致了危害后果的发生。”见该判决书。如果考察一下目前的众多法院判决书,也可以发现这是较为普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09.html -
了解详情
这样表达罗列从整体上来说也未尚不可,但本人认为判决书是针对当事人之间争执的具体纠纷依据事实和法律所下的结论,对当事人提供的全部证据予以列举没有必要。 法院就应依据法律、法规来确定该证据不具有证据效力。另外,在目前民事判决书法院认证部分往往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依据或具有证据效力不加以明确表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89.html -
了解详情
和事实认定部分。对此,笔者结合已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若干规定》)略抒管见。一、对存在争议的事实,特别是原判认定错误 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法院应当在判决书中阐明证据是否采纳的理由;对当事人无争议的证据,是否采纳的理由可以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87.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撤销的情况下,规划局针对同一违法事实,又再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这在程序上存在着重大的瑕疵。同时,笔者注意到,在一审法院的判决书中, ,法律出版社,1999年,页100,页111.[33]同27.[34]见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1996)黑行初字第1号。[35]同27.[36]见王翔:《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60.html -
了解详情
由学位评定委员会重新表决。而一方面《学位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并没有设置在此种情形下须重新表决的程序,另一方面即使重新表决,也可能再次出现赞成票与反对票都未过半数 回重审,[44]这一问题无疑又更加突出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在一审法院的判决书上,我们可以看到刘燕文的陈述-“原告刘燕文诉称,……根据规定,论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24.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说成是以文件形式发布的法规、规章,故意混淆。2、现在原审法院的判决书刻意回避、隐瞒该文件的性质,连 “人录发[1994]1号”这个文号都不 是涉及到公民政治权利的事情,对平等权更是不屑一顾,他们在漠视公民权利的情况下制定和执行一些侵犯公民平等权利和政治权利的规定,还觉得理直气壮。 虽然宪法没有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95.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衡量”的方式,衡量“目的”与人民“权利损失”两者有无“成比例”。在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判决及文献中最常见的是“手段不得与所追求之目的不成比例”(ein Mittel 撤销的情况下,规划局针对同一违法事实,又再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这在程序上存在着重大的瑕疵。 同时,笔者注意到,在一审法院的判决书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80.html -
了解详情
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事人甘女士与黄先生因家庭不合对簿公堂,法院最终判决二人离婚。但是,在判决书之后却附加了一份“法官后语”:“又一个家庭解散了,作为主 的故事有足够的了解,这就需要法官做大量的工作。”目前,该法院法官在法院要求高结案的情况下,还要写“法官后语”,这无疑加重了法官的工作量,对此,该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01.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断标准,增强在实践中的可适用性。 关键词 : 作品;虚构角色;版权; 虚构角色形象(下称虚构角色),指作品中塑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1随着虚构 ,属于具体表达。11但脱离了故事情节,单纯的要素难以构成表达。但法院在判决书中并没有在此基础上继续展开分析,而根据接触+实质性相似原则对比原被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938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