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刑事审前羁押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我国的审前羁押除了批准逮捕外,检察院的监督职能属于“软性监督”,很难具体实现。作为羁押主要场所的看守所 大队的工作,特别是在公安局领导的示意下。[xxviii]检察院的驻员发现非法羁押,只能向公安部门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但多无法落实。[xxix]公安局内部法制办公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7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 阶段法律文书的持有数低,如:拘留证、逮捕证、换押证、不批准逮捕证、释放(变更强制措施)通知书、延长羁押期限和法院的判决书等,由于法律或 各部门的沟通联系。 2、利用文件优势,准确掌握数据材料 利用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检察院的优势,指挥专项办工作人员以分组包所形式,分成工作小组分别到辖区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997.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院以李亚涉嫌交通肇事罪,李敬军涉嫌包庇罪向公安机关发出《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公安机关立案后,该院多次督促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加大抓捕力度。同时加强与 经过查证,钱奎确系肇事当天的驾驶员。此案已经被八公山区检察院受理,王君、钱奎并双双被批准逮捕。 检察官:因为按照我国法律,王君为钱奎顶包,触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9052.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最迟在开庭前3日以前向辩护人送达通知书;法庭审理中,辩护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辩护人有 “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等来拒绝律师调查取证的申请,这也印证了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否核准辩护律师调查取证申请时的任意性。 四、辩护律师调查取得的证据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386.html -
了解详情
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公民可以直接向法院提出起诉。这样,检察机关即使 ,几乎是在不受任何程序性监督的情形下实施的。而即使能够接受事后的检察监督,检察机关往往只是在审查批准逮捕时通过提审犯罪嫌疑人才可能了解到侦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38.html -
了解详情
4.阅卷难 实践中,有的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移送案卷时,把次要证据作为主要证据,主要证据藏而不露,把它作为重型炮弹,到庭审时才打出来,使律师措手不及, 向辩护律师说实话。甚至有证人作了与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不同的证言,被以伪证罪批准逮捕。 (二)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1.辩护方要求传唤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116.html -
了解详情
逮捕或拘留的所有的人,不论是否受到刑事指控,均应迅速得到机会与一名律师联系,不管在何种情况下至迟不得超过自逮捕或拘留之时起的48小时。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需得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任何形式的批准。辩护律师持以下证件和文书向羁押机关提出会见在押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04.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合理的时间通知他的律师到场,负责辨认的警官必须要求他在通知书的第二份副本上表明他是否愿意让他们到场。守则D附件A7规定,一旦参加列队辨认的人员 我国,其批准、组织主体,实施程序却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制定的司法解释和部门行政规章加以规定。尽管它们是在弥补刑事诉讼法辨认制度规定粗陋的前提下制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40.html -
了解详情
纠正侦查违法软弱无力。目前纠正这类违法行为的主要手段是口头或发出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由于法律没有赋予其以强制力作保证,当遇到被监督对象拒绝接受时就 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变更为取保候审却不按规定通知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直到案件到了起诉环节检察机关才发现嫌疑人早已变更了强制措施,有的甚至已不知去向。五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37.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现行刑诉法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拘留之后,在3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审查批准逮捕,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自动地延长1日至4日,而流窜作案、结伙作案 或者向其上级机关提出纠正意见。侦查人员拒绝接受检察机关提出建议或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时,法律应当必须明确规定相关侦查人员的法律责任;检察机关还应根据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6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