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离婚立法一次重要突破和进步。 《婚姻法》(修正案)第32条所列举了五种具体的情形是: 1)实施家庭暴力、遗弃家庭成员。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行为中,受 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住。 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要正确处理好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方面不以不准离婚惩罚有过错一方,同时应通过调解、判决等审判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3185.html -
了解详情
的自然法概念这些修改使分析实证法学研究范围和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得到扩大和提高。 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对法治建设的启示 (一)确立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观,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 (三)重视法与道德的关系,不断制定出有道德的良法 从奥斯丁的分析实证主义再到凯尔森的纯粹法学再到哈特的新分析法学,在法律与道德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619.html -
了解详情
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行为中,受伤害方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往往是弱势一方——妻子、未成年子女、老人,如果发生在夫妻之间双方更是有长期 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住。 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要正确处理好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方面不以不准离婚惩罚有过错一方,同时应通过调解、判决等审判活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706.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没有法学方法,这种价值就得不到保持。[5]292-294(3)按照宏观的法学方法论,法学方法对于法学思维范式而言,往往有决定性意义。就是说,研究主体既定的 要比法律宽泛得多。在法伦理学中,仔细研究和论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个重要问题,但也要防止法律伦理化和伦理法律化。 (6)法文化学是法学与文化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669.html -
了解详情
德州立法表达该州多数人的道德观念。 (三)大法官的价值立场 本案的实体内容涉及到法律理论中最难以解决的难题之一: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本案大法官 States(M).Praeger Press,2002,pp79. {2}(关)波斯纳著.性与理性(M).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49.html -
了解详情
不愿守在围城中央。这样不是得其反吗⑤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割裂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照此说法,刑法规定了重婚罪后,就没有重婚现象了吗?岂不荒谬! 一项实体权利,应该由当事人选择适用。如果当事人选择登记离婚方式,无过错方提出请求的,当事人双方可以就赔偿问题和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一并协商,如果达成协议,登记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74.html -
了解详情
法的结果。 不难看出,上述观点与法律实证主义的一些基本命题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最显著的是对法律与道德间关系的认识,因为分离命题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法律 周围环境丧失敏感性,以至于孕育形式主义和退却主义,使机构变得僵硬,无法应付新的突发事件;另一方面,开放性虽然带来了灵活性,但是也有可能退化为机会主义,即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32.html -
了解详情
,而私有权,习惯权利、货币则是对事实的法律规定,是第二性的。这就是马克思视野中的法律与现实的关系。因此,立法与立法者的任务,不论是政治立法还是市民立法, 创造性的认知,正如科殷告诉我们的,古典时期阐发的古典法哲学就在两个方向上探索法的牢固的基础:在社会道德的规律里和自然的现实里。人们在这里寻找一些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00.html -
了解详情
、非真实。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映,这也符合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常识。所以,如果允许死刑犯自愿捐献活体器官,并且据此对其减轻处罚(确实有 学报》2004年第6期。)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存在广泛争议的法理学问题,而且在不同的法律部门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在器官捐献、移植这样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47.html -
了解详情
未遵循该程式者,市民法拒绝承认和保护其所有权。不过,由于该所有权受到裁判官法的保护而成为事实所有权,又称为善意享有(in bonis habere)。当然,从强调不符合 的对象,立法者不应当强制人们把自己的财产或法律利益当然地、没有适宜对价地奉献给社会。法哲学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已经揭示得很清楚,人们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7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