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强制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人民法院 之一的,终结执行:(一)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无财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402.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 ,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347.html -
了解详情
复议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第四十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 。其权利未消灭,登记行为未被法定机关撤销,行政机关就无从注销。因此,在刘甲不服房地产登记的行政诉讼案件中,只要发现登记机关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14.html -
了解详情
人的权益构成侵害,亦不构成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理由,只能通过申诉途径解决。可见,中国行政法上的内部行政行为所涉范围与大陆法系的传统理论基本一致,中国行 的行政处分的诉讼,德国、台湾的行政诉讼制度设立了确认诉讼以适用之,即确认其是否无效之意。原则上,以撤销行政处分为目的所提起之诉讼,应以行政处分仍存在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183.html -
了解详情
由此看来,若不解决这一问题,反倾销复议制度就形同虚设。4.行政诉讼在现有的行政性司法救济无计可施之时,行政诉讼成为了行政相对人行使司法救济权来保护合法权益 : 作者: 其次,管辖权限又是一个关键性问题。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4条规定,对国务院部门具体行政行为提起的诉讼应当由中级法院审理。依该法第1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00.html -
了解详情
两权冲突,有观点主张可通过规定金融机构对监管部门提起行政诉讼须以行政复议为前提即当事人在提起诉讼前应先申请复议的方式予以解决。[3]但这只是推迟了两权发生 实施接管计划,但仍未能恢复正常经营能力,接管于接管期限届满自然终止。(2)接管期间的终止:接管期限届满前,接管组织认为该金融机构恢复正常经营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89.html -
了解详情
[21]对于土地使用权到期到,土地使用期限届满后,可能产生三种结果:[22](1)受让人未申请续展(续期),土地使用权终止;(2)土地使用权人申请,但 、草原、荒地、淮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7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产生最终法律效力时(如经行政复议生效或行政相对人取得权利、履行义务),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便终止了。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不包括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5)但这并不妨碍 第3卷第77页]。(4)崔京良《公民个人有权提起公益诉讼吗?》(5)参见王周户《行政法学》第145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2.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相对人及利害关系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乃至启动再审程序。 方法的依据和限度也应该明确作出规定。尤其应明确规定比例原则、执行期间的限制、终止执行事由等内容,建立健全声明异议和保全性诉讼制度、损失补偿制度,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9.html -
了解详情
的基本法律原则,一般都予认可。 第三、审查机关认可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协议以后,直接出具终止审查决定书等法律文书终结案件。该决定具有终局性,当事人达成 。这也是本文得以写作的观念基础。 ③以下统称行政救济程序。 ④为了叙述方便,我这里将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人民法院和行政复议机关统称为审查机关。 ⑤如中华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