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6、新规定了小额诉讼程序。简单民事案件,省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7、细节 建议或者抗诉,同时规定;三是人民检察院应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但整体上有两个文义上不明之处,其一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623.html -
了解详情
抗诉案件中享有调查取证权,且一些地方的法院对检察机关调查取得的证据不予认定,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检察机关对于应当通过调查取证来纠正法院错误 指导意见进行了相关的尝试,比如江苏省、浙江省的省高院和省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都对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尝试进行过规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618.html -
了解详情
的终局性、稳定性,维护审判的权威。二者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冲突也正是检察院发挥法律监督功能的体现之一,是检察权与审判权之间制约关系的体现。所以,绝不 因法律问题认识不同引起分歧的案件,充分尊重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一般不予抗诉;要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检察机关一般不能主动提起民事抗诉,只能在有当事人申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98.html -
了解详情
》(试行)在第十四章中专章规定了民事再审程序,只不过该《民诉法》(试行)并没有赋予人民检察院对民事案件的再审抗诉权。直到1991年修正民事诉讼法 再审制度在程序安定方面考虑不周的表现是,不论是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主动再审还是抗诉再审,再审次数均无限制。特别是当事人申请再审,当事人如果对生效的裁判不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9.html -
了解详情
抗诉;对检察机关依法提出的抗诉案件受而不审,久拖不决;对检察机关依法查处审判人员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案件不予配合甚至故意施加压力,设置障碍等等。 提起诉讼、参与诉讼,按照申诉程序的抗诉和按审判程序提出抗诉以及抗诉案件的再审;细致地落实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19.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的界域之探讨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引起再审程序的三种途径:其一是人民法院基于审判监督权而提起的再审,其二是人民检察院基于检察监督权对案件抗诉引起的再审,其三是 再审的,经过审查,法院应当直接通知驳回申请,而不必进入再审程序后对该证据不予采纳。持前述第三种意见认为法院不采纳该证据,基于如下理由:(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98.html -
了解详情
不合法应规定为:遗漏必须参加诉讼当事人的。除以上规定再审条件外,只要案件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不予再审。以维护裁判严肃性。 (六)、应规定再审案件申请人 并发表出庭意见。在再审程序中检察院出庭人员只宣读抗诉书。义务有:1、遵守法庭纪律。2、服从审判人员指挥。因为民事案件争议双方为权利义务发生争议双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27.html -
了解详情
章审判监督程序中用4个条文规定了检察院对于民事案件的抗诉制度[3]。抗诉制度在民事诉讼法制度体系中的出现,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法【2001】161号)。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的抗诉不予受理的批复》(1995年8月10日)。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24.html -
了解详情
拒不提起诉讼或者司法机关拒不处理时,可以迳行提起民事公诉。(6)符合受理条件,但法院因种种因素拒不受理,甚至连不予受理通知都不给予当事人的案件。 由于违反诉讼程序而影响判决和裁定的正确性,有权根据一定的法律程序提请人民法院予以纠正。 人民检察院的民事案件抗诉应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按照第二审程序的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58.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司法公信力的司法内部修补。事实上,损害我国法院公信力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人民检察院的依法监督,而是来于其他方面的非规范甚至非法监督和干预,从而导致 刑事再审抗诉案件中的公诉人,而是宪法规定的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人民法院对于民事案件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经过审查可以裁定再审,也可以裁定驳回申请不予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