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正是顺应了世界金融业的潮流。 其次,从刑事立法方面分析,我国的信用卡诈骗罪始于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 款项转划到特约商户的账户。持卡人与发卡行之间形成商品买卖合同或者劳务合同关系,持卡人凭信用卡在特约商户消费,特约商户根据与发卡行订立的协议受理持卡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57.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为最高额保证呢? 对照最高额保证的上述特征,下面对信用卡保证进行分析: 1、在信用卡保证合同订立时,主债权债务并没有发生,保证人是对将来一定期间 保证人应承担申请人所未偿还的全部债务。因此,保证人的担保责任范围应当是持卡人使用信用卡所产生的全部债务,当然应该包括透支所形成的利息。 第三种观点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128.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解读,包括电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电子签名的法律属性、电子资金性质、电子合同和电子记录的证据能力以及网络信用卡犯罪的刑事管辖权等。 关键词:网络; 。也就是说,行为人对电子代理人实施的以上行为,等同于对其权利人实施,其行为属于信用卡诈骗行为。 (二)电子签名的法律属性 在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中,客户身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26.html -
了解详情
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其他规定散见于其他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作的少量司法解释。信用卡法律立法层次低,权威性不强,不能充分保护消费者。其他规范性文件主要是由各 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在信用立法中,对银行格式合同的管制和在出现各种信用卡业务风险时当事人的责任分担,对消费者的倾斜保护等等,无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725.html -
了解详情
为达到类似现金交易日的,发卡机构承诺对特约商户所提出的符合约定的持卡人使用信用卡消费的签单付款,并规定持卡人不得以对抗特约商户之抗辩事由对抗发卡机构 制订的《统一消费信贷法典》1974年官方文本3.403明确规定信用卡发-卡机构应受消费者因头卖合同而产生的抗辩的制约。[6]国会在1974年修正《消费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34.html -
了解详情
不相同者。 德国司法判决认为,信用卡因被窃、遗失等导致遭冒用的,原则上,持卡人不承担损失,除非发卡机构的格式合同中明确规定持卡人因故意或者过失 一个问题,即持卡人责任限制与过失责任存在冲突,二者能否并存? 如果持卡人在丢失信用卡上存在着疏忽,持卡人是否依然能够适用客户责任限制规则?在TILA法起草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711.html -
了解详情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一、司法实务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2008年 于利用计算机实施的信用卡诈骗罪,但是我国《刑法》第196条列举式的规定阻断了这一定性的出路,故而,只能定性为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合同诈骗罪。关于此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886.html -
了解详情
的诠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399页。刘宪权:信用卡诈骗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0期。 (22)此外, 于利用计算机实施的信用卡诈骗罪,但是我国《刑法》第196条列举式的规定阻断了这一定性的出路,故而,只能定性为利用计算机实施的合同诈骗罪。关于此案盗窃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486.html -
了解详情
,银行发现持卡人催收后,仍不归还的,定信用卡诈骗罪。第二种观点,骗领贷记卡的,以合同诈骗罪论处,数额以信用卡的信贷额度为准;骗领准贷记卡 本人归还,在性质上也只能属于退缴犯罪所得,因此,构成恶意透支,应以信用卡诈骗罪论处。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文章来源: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4年1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37.html -
了解详情
到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现象已经 深入到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信用卡恶意透支、手机恶意欠费等,这些事件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个人信用活动在便利 ,持卡人可以选择通过换卡继续 使用信用卡,也可以选择注销信用卡,解除与发卡人之间的信用卡合同。可见,信用卡的有效期间也就是合同的履行期限,每一次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6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