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事后抢劫的共犯。另外,若是彻底坚持否定说立场,在诈骗罪和恐吓罪(敲诈勒索罪笔者注)的场合,利用先行为人所造成的被害人陷入错误或恐惧状态参与受领财物的,就 。所以,如今德、日正犯与共犯的区别基本上不再是实行行为与非实行行为的区别,而是类似于我国着眼于作用大小的主从犯的区分。此外,国内有不少学者认为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30.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盗牌索财案,有学者对实务中的处理办法归纳为五种:1、未达到盗窃罪和敲诈勒索罪犯罪起点,以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认定;2、已达到盗窃罪和敲诈勒索罪起点, 存在盗伐林木罪、抢劫枪支罪的规定,就得出林木、枪支不再是财物,不能成为盗窃罪、抢劫罪的保护对象一样。至于上述两条的法定刑轻于第280条第1款,是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70.html -
了解详情
,那么,由于加重抢劫的法定刑重于情节严重的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法定刑(前者有附加刑),在少数情况下,如果按事后抢劫罪论处,应当适用刑法 抢劫罪的暴力、胁迫程度进行限定,就会导致大量的敲诈勒索行为成立抢劫罪,因而不妥当。 有的学者认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是指行为人对抓捕人实施足以危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693.html -
了解详情
要素,即它并不是为违法性、有责性提供根据的要素,而是为了与盗窃罪相区别规定的要素。因此,就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关系而言,虽然认为二者在通常情况下处于对立关系 。 (23)前引(21),第315页。日本学者大塚仁也指出:抢劫罪的行为是使用暴力或者胁迫强取他人的财物。由于本罪的暴行、胁迫是作为强取财物的手段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87.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可操作性。例如,通说教科书指出,想象竞合犯与法规竞合的区别在于:“(1)法规竞合的一个行为,只是出于一个罪过,并且是产生一个结果;想象竞合 滥用职权侵犯他人人身权、财产权,同时符合非法拘禁罪、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虐待被监管人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等相关犯罪的,当然成立滥用职权型犯罪与相关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833.html -
了解详情
释义、再区分罪与罪的界限,然后对相关词义进行列举式阐述。在解释数量上,对于经济犯罪的解释条文远多于一般犯罪,而对于传统犯罪,有关抢劫罪、盗窃罪、 2013年4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敲诈勒索数额较大,行为人认罪、悔罪,退赃、退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24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而言,行为性质构成诽谤这一点上并没有太多的异议,至多只不过是构罪的标准是否合理的问题。第6条涉及敲诈勒索罪的认定,其本身也并无多少异议。第7条 虚拟空间里的杀人、抢劫等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等的理由。而这显然是十分荒诞的。事实上,网络空间的行为只有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与对应罪名实质相一致的影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870.html -
了解详情
,在法条单一情况下,由于判例越来越在不同方面用被排除的法规来影响案件的判决,所以,真正的竞合种类与法条单一的区别明显地失去了意义。{72} 六、大竞合论之 归人法条竞合或者想象竞合,只需承认竞合关系的存在,从一重处罚即可。例如,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683.html -
了解详情
为例,二者都是贪利型财产犯罪,由于行为方式不同,抢劫罪则显示出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其罪重于盗窃。如果再以盗窃罪与诈骗罪相比,从立法规定上可以看出 刑事责任程度的唯一标准,在财产犯罪中它只是区别贪污罪与财产罪的标准,但不能替代行为方式对确定刑事责任上的制约作用。主要理由如下:第一,贪污既是财产犯罪又是渎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449.html -
了解详情
相混淆。要把这两种罪区别开来,主要应从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以及犯罪侵害的对象不同来分析。因随意殴打他人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往往是无端寻衅,打 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4、如何区分寻衅滋事罪与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行为人勒索的动机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刺激,故意炫耀,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9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