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注意:凡是受理再审抗诉的法院,决定自己再审的,一律适用二审程序,因为此时相当于上级法院的提审) 刑罚的(加重处罚,法院要慎重);(五注意:“申诉不加刑”:除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以外,再审一般不得加重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的刑罚,且该被告人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418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中提出的暂缓执行建议,对人民检察院抗诉再审后再次就同一案件提出抗诉设置了苛刻的条件,限制民行检察工作的开展,检察机关对于其他判决、裁定的 地区的办案规范制度。2002年至2007年,全国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民事行政抗诉案件76864件,发再审检察建议24782件{2},回答了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550.html -
了解详情
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 。第二百六十九条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920.html -
了解详情
及时审查。 2.调查取证权。民诉法对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中的调查取证权没有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办案规则中规定特定情形下检察机关可以进行调查,实践 不满原审裁判的当事人产生对再审程序的信赖感。 4.出庭职责。明确检察机关出庭支持抗诉活动的基本规范,从立法赋予出庭民行检察人员一定的权利保障,如出庭支持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73.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据此,对于上诉案件,二审的审理 之一加以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达成和解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考虑当事人的和解意愿,并根据案件情况依法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5.html -
了解详情
。 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当事人的申请启动再审程序、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职权发起再审程序,但发起再审程序的主体对生效裁判是否确有错误,决定 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而对纯属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民事案件,一般不属于人民检察院抗诉的范围。 (七)应当确立与贯彻申请再审须预交诉讼费的原则。 当确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12.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成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以体现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建议立法机关或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单位是否可以作为被害人尽快予以明确,并对被害单位提出申诉案件受理范围、 生效刑事判决申诉案件办理程序作了明确规定,控告申诉部门认为需要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抗诉的,移送本院公诉部门审查,公诉部门审查后认为需要提请上一级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2.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及时监督,促使法院通过再审纠正错误判决。二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负有监督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职责,只要法院的审判活动违背了法律的规定,属于 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方能成为当事人申请再审和人民检察院抗诉的事由。[3] 对于民事诉讼法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以及审判实践中类似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00.html -
了解详情
是对司法公信力的司法内部修补。事实上,损害我国法院公信力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人民检察院的依法监督,而是来于其他方面的非规范甚至非法监督和干预,从而导致 修补程序的刚性启动。 我国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18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2007年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第188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80.html -
了解详情
人提出申诉;原审当事人均提出自己申诉理由,以及原审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申诉或者向检察院提出申诉;原审法院自己决定再审的条件和程序;上级法院决定提审或者指令原审 审次;当事人申诉的立案条件;当事人申诉而启动民事审判监督听证程序和人民检察院抗诉启动民事审判监督听证程序的听证程序的设置;听证后的处理程序及其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5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