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行为案件进行统计分析,若是在一审程序后有抗诉、上诉、申诉的案件,笔者也追踪其后续的二审程序、再审程序等。另外,由于本节重点研究司法实践中法院对被害人 ,还包括有发回重审的一审、二审判决或裁定结果,再审的判决或裁定结果),这11例中有8例的变更理由涉及到被害人过错从而减轻犯罪人的刑事处罚,比如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086.html -
了解详情
的认识,我对这些问题的初步研究。 一、对不核准死刑的,发回重审抑或改判?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239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 究竟应是要求核准死刑,还是要求不核准死刑。就刑事诉讼法设置死刑复核程序的功能而言,人们的认识并无分歧,即在我国实行二审终审制的背景下,专门设置的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5228.html -
了解详情
,但高级人民法院二审或者复核认为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如何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对被告人可以改判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裁定不予核准死刑,发回重审的,是由高级人民法院直接改判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还是由高级人民法院继续发回一审法院改判,等等。由于《规定》的内容是以刑事诉讼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364.html -
了解详情
以无效辩护为由申请撤销原判,或者将案件发回重审。二审法院对经被告人提出的理由和证据进行审查的标准也可以借鉴对抗制国家的检验标准,着眼于公平审判权的保障 《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秦宗文:刑事二审全面审查原则新探,载《现代法学》2007年第3期。 {13}傅郁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5.html -
了解详情
,不被监听。各方面一致认为,应当在刑事诉讼法中吸收律师法的相关规定,但对于少数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事先经侦查机关同意也 人民法院对于判决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第二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仍然认为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应当依法作出判决。(修正案草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457.html -
了解详情
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这被称为刑事二审程序以开庭为原则,以不开庭为例外。而与之相比,新刑诉法二 创造条件,从而更好地发挥刑事案件二审程序惩罚违法犯罪、落实人权保障、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价值。 【1】 参见徐日丹:对发回重审限制规定,众望所归,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8214.html -
了解详情
对事实清楚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这被称为刑事二审程序以开庭为原则,以不开庭为例外。而与之相比,新刑诉法二 创造条件,从而更好地发挥刑事案件二审程序惩罚违法犯罪、落实人权保障、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价值。 【1】 参见徐日丹:对发回重审限制规定,众望所归,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68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适用的审查较为谨慎。于是在二审和再审程序中,往往会因为事实与证据的认定不足而发回重审,因犯罪构成解读不当发回重审的则非常罕见,这已表明,在 方法与解释结果进行审查,尤其是对那些争议性比较大的案件,二审与再审法官更应该有倾向性,仔细考察一审法官对刑法规范的诠释是不是遵循了法治原则。所以二审与再审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4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适用的审查较为谨慎。于是在二审和再审程序中,往往会因为事实与证据的认定不足而发回重审,因犯罪构成解读不当发回重审的则非常罕见,这已表明,在 方法与解释结果进行审查,尤其是对那些争议性比较大的案件,二审与再审法官更应该有倾向性,仔细考察一审法官对刑法规范的诠释是不是遵循了法治原则。所以二审与再审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23.html -
了解详情
2003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死缓或无期徒刑的案件占报请核准案件的22.03%;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发回重审的案件占7.21%。此外,各高级 期限上看,由于死刑复核程序无期限限制,刑事诉讼法关于二审期限的规定是非死刑的案件,对死刑案件不适用这一审理期限。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并适用,对于一审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2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