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不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意志左右。[2]另外,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颁布的《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第5条规定:律师担任辩护人或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 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可见,适用缓刑的条件之一是有悔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919.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缓免刑过多具有普遍性 有数据表明,我国法院对职务犯罪案件判处免予刑事处罚、适用缓刑的比率在2001年为51.38%,而到2005年递增至66.48%,2005年 。正因如此,2007年6月1日,国务院分布实施了《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依据《条例》被判缓刑的公务员,不可能再保留公职,将一律被清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738.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意见》确立了这一量刑程序方案,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应当保障量刑活动的相对独立性。[3] 何谓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这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首先,要确保 ,等等。再比如说,在一起轻伤害案件中,公诉方建议法院在1年以上2年以下适用有期徒刑,被告方提出了对被告人适用缓刑的意见,而被害方则提出了对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55.html -
了解详情
凭案卷材料就作出主观判断。这样容易发生主客观不一致的情况,以致适用缓刑的罪犯再犯罪危害社会。正因为这种制度性的漏洞,难以阻却人情案、关系案。同时,即使 庭审程序相同。听证结束后,合议庭对案件及时评议,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评议要制作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评议中的不同意见,必须如实记入笔录。合议庭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17.html -
了解详情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意见。 在缓刑制度的立法裁量方面,笔者结合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认为应当规范立法用语,准确地规定适用缓刑的实质性要件,提出犯罪人的 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我国现行缓刑的监管机关是公安机关,缓刑犯的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只是配合公安机关实施监管。目前尚没有对考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64.html -
了解详情
实务部门都没有否定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仍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但严打刑事政策的实施,使得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事实上被搁置,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 很多情况下被办案人员有意或无意地忽视。至于最能体现法官自由裁量权,几乎所有刑事案件都具有的酌定情节,更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未能发挥其在量刑中的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70.html -
了解详情
实务部门都没有否定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仍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但严打刑事政策的实施,使得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事实上被搁置,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 很多情况下被办案人员有意或无意地忽视。至于最能体现法官自由裁量权,几乎所有刑事案件都具有的酌定情节,更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未能发挥其在量刑中的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30.html -
了解详情
。日前,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实施缓刑听证制度,即凡对故意犯罪被告人拟适用缓刑的,必须经过缓刑听证程序。缓刑听证制度规定:承办法官到被告人辖区召开 的原因等,并征询听证对象对被告犯罪可能性的判断意见,承办法官综合听证情况和案情作出是否适用缓刑的决定。如此,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告人不再犯罪可能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7.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干预从宽,尽量避免关押是我国上述刑事政策的具体体现。所以对于未成年犯应当特别规定一般情况下适用缓刑,至少在适用缓刑上对未成年犯适当地予以倾斜。司法 、村民委员会,犯罪人所在学校,犯罪人的邻居、同事,请他们对该犯罪人以前的表现,生活、工作态度发表意见,作为是否适用缓刑的参考依据。对于平时一贯表现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31.html -
了解详情
。 实行判前考察制度,对拟适用缓刑的少年犯暂不宣判,准许其在社会中继续学习、生活,接受定期帮教和考察。根据帮教考察意见和少年被告人的具体悔罪,由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判处缓刑。 参考文献: 1、汤宁、刁志华《少年刑事案件庭审方式探讨》,载自《审判研究》,1999年第2期,第35页。 2、温小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