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没有被类型化,但的确能够表明犯罪人特殊预防必要性大小的情节。例如,虽然不完全符合自首的条件,但的确有自动投案行为;再如,虽然未能退赔,但 机关出具的情况说明证实,对杨某某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仅有40日,虽然没有提前解除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但未在指定居所执行,依法不能折抵刑期。关于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3313.html -
了解详情
上述“强制措施”,即使其主动交代,电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如被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人在脱保或外逃后又投案的,因为其已被采取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 了实际的人身控制,即使不完全符合或未严格履行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强制措施”的条件和程序,也是对其采取了“强制措施”;相反,犯罪嫌疑人在投案时,只要其还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572.html -
了解详情
,进而激励其改过自新、重新做人,而且能够鼓励其他社会成员对刑事诉讼程序和刑罚的信任,从而努力维护社会秩序。因此,笔者认为,刑事诉讼程序如果要实现公正, 、父母强迫出庭作证,对符合逮捕条件但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原则上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等制度,充分体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564.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法律咨询等。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不被监听。由此,不仅简化了律师会见的条件,扩大了律师在会见过程中的权利,而且明确了律师与在押犯罪嫌疑人的会见 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中,律师在侦查期间与在押犯罪嫌疑人或者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会见仍需经过侦查机关的许可,对此,解释上还存在一定的弹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443.html -
了解详情
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加强对司法工作人员渎职行为的监督。检察机关对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等12 种渎职行为,可以通过调查核实违法 三日内作出决定。扩大监视居住的适用,减少羁押。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将监视居住定位为减少羁押的替代措施,将符合逮捕条件,但是患有严重疾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904.html -
了解详情
的实际情况而进行,而且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因此,司法改革应当汲取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设定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分阶段推进改革的进程, 期限问题的规定,由于法律本身只规定了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最长时间限制,却没有规定适用的诉讼阶段和起止时间,因而造成公、检、法三机关在自己的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22.html -
了解详情
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两项条件,但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足以防止其危害社会的,即无逮捕必要,不应 的心理支配下,行为人就不会想方设法排除障碍来积极追求或是努力争取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如交通肇事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交通事故发生后,不采取积极抢救而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012.html -
了解详情
2.检察监督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 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其他的强制措施。与此相适应的,我们应修改刑事诉讼法中的有关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适用条件,应以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为原则,以羁押为例外,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049.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全面开展。②对部分已启动立案监督程序的案件,也多数是发份纠正文书了事,没有踉踪监督到底。③部分单位对通知立案的条件把握不准,草率通知,监督质量不高 是取保候审不规范。三是监视居住不规范。有的将监视居住放在宾馆或公安机关的招待所执行,收取一定的费用,有的甚至将监视居住的对象放在行政拘留所、留置室变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37.html -
了解详情
,或曰承办人病假),无限拖延,少则一周,多则十天,甚至到月余;二是会见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必须经过侦查机关同意。虽然两院三部一委《规定》的第24条 和实际工作,都十分重视这一环节,许多国家为实现律师的这一权利,创建了证据开示制度,以便给律师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机会查阅案卷材料。但是,在我国从刑事诉讼的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