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5], 这个关于证据的定义至少有一点是不周延的: 民事诉讼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也都是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 出版社, 2002 年版, 第291、292页。 [8]参见陈胜法:《对诉讼证据概念的新认识》, 载2005 年8月31 日中国法院网。 [9]参见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524.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有关证据法律规范一直是作为诉讼法的附庸而存在的。现行诉讼法中虽然都设有专章规定证据制度,但都过于粗疏、抽象,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尽管最高人民法院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并总结审判经验,制定了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和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等司法解释,但毕竟不完整、不系统,甚至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221.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公开质证的例外情形,但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21日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8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 证据,不得在开庭时公开质证。2002年7月24日颁布的《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7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或者法律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82.html -
了解详情
是如此),因此我认为并不能因为有这些规定就可以认为我国已经形成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于2001年12月21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02年7月24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都作出了“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30.html -
了解详情
资料的原始载体。”在这里,是把计算机数据作为视听资料。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其第十二条:“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 改动或添加,都会留下“蛛丝马迹”,通过专家或司法鉴定等手段均不难识别。但电子证据使用电磁介质,储存的数据修改简单而且不易留下痕迹,这导致了当有人利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78.html -
了解详情
挺“辩证”的,但是终让人觉得有些可笑。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非硬着头皮说法官认定的证据就肯定是百分之百的属实,那么即使法官们自己不好意思说“不”,即使客观事实一时 证据,还可以进一步把诉讼证据划分为刑事诉讼证据、民事诉讼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等等。但是,这些划分的子项都应该具有母项的基本特征。人们不能说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82.html -
了解详情
资料的原始载体。”在这里,是把计算机数据作为视听资料。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其第十二条:“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 改动或添加,都会留下“蛛丝马迹”,通过专家或司法鉴定等手段均不难识别。但电子证据使用电磁介质,储存的数据修改简单而且不易留下痕迹,这导致了当有人利用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24.html -
了解详情
是如此),因此我认为并不能因为有这些规定就可以认为我国已经形成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先后于2001年12月21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02年7月24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都作出了“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08.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有关证据法律规范一直是作为诉讼法的附庸而存在的。现行诉讼法中虽然都设有专章规定证据制度,但都过于粗疏、抽象,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尽管最高人民法院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并总结审判经验,制定了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和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等司法解释,但毕竟不完整、不系统,甚至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43.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及行政执法领域所确认。随着我国民事审判方式进一步深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的施行,法院主动调查取证的范围被大大缩小,在当事人不 事实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也将视听资料确定为一种独立的行政诉讼证据。而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