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决或裁定未提出上诉,一审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已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又提出申请再审,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决定再审的案件,依照《办法》有关规定交纳诉讼费用。 诉权的模式定位申诉权利。为此,合理设计当事人提请再审之诉的法律要件,规范法院按正当程序管辖、受理并审理再审之诉等环节,应成为修正再审程序重点予以关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51.html -
了解详情
与效力。因此,我们有必要细化传唤的立法规定,从而强化传唤的法律效力。笔者认为,可以规定只要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接到了法院的传唤通知,如果故意不到庭或不 的基础上径直写出裁判结果,只是在叙事说理部分力求简明扼要,重点将判决书、调解书主文部分叙述准确、清楚、无误。若要进一步简化,还可以考虑根据不同种类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7.html -
了解详情
利益。这是因为:按照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有关调解和再审的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3]对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 制度。两审终审是我国民事诉讼的审级制度。它表明两个审级的法院各自作出的裁决都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监督主要是通过二审终审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766.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处理或确认。夫妻双方在诉讼外可以自行约定或处理夫妻财产问题,但并不表示法院在诉讼中可以以调解书的形式予以确认。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对财产的分割 ,也不能只从合同法原理去分析婚内协议的效力问题。因为夫妻之间的任何约定都与双方的身份关系密切相联,法律后果的形成很难从客观上分析谁是谁非,从而合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56.html -
了解详情
的禁止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那么法院就应当承认和解的有效性和法性,依法赋予和解协议相应的法律效力。在这个意义上,诉讼和解比 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因和解而申请撤诉的,经审查符合撤诉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以调解书的形式取代和解协议,明显不符合法理。按照民事诉讼理论,当事人撤回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17.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征和性质,应当依法具有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 1、人民调解协议内容和形式上成立的有效要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 首先,把调解协议书与法院民事调解书衔接起来,即人民法院可以应当事人的申请,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根据当事人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制作民事调解书,当事人可以以此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11.html -
了解详情
真实意思表示,即应对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予以确认。 四、委托调解以何种名义和方式进行委托 笔者认为,在委托调解活动中,应当以法院的名义进行委托,审判组织 经审核后,立案庭当即办理立案手续,将案件材料移交给审核法官,调解成功需要制作调解书的,由审核法官根据调解笔录制作调解书。在这一模式中,虽然主持调解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70.html -
了解详情
2007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若干意见》,以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形式,指出并强调了调解制度与和谐社会构建之间的 最终的审判行为,在标准上是一致的。法院通过调解所达成的调解书,也同样要做到依据法律和依据事实这两个审判的标准,依法审判和依法调解成为同一个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107.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中规定履行义务的时间自相矛盾,执行通知书已推翻了裁判文书中规定履行义务时间,冲淡了法院裁判文书的法律效力,对被执行人失去了约束力。 推出执行程序中执行命令而取代执行通知书,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对被执行人下达的就是执行命令,这个执行命令包括执行期限、强制措施,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09.html -
了解详情
立案庭的法官而不是民商事审判庭的法官;在效力上,与民事诉讼中的调解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义务时对方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 关于立案 ;使纠纷得到早期解决,降低当事人的诉讼费用(和解撤诉的,可以考虑免收诉讼费;需法院出具调解书的,适当收费);与判决相比解决的内容更富于弹性,能够使纠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