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的裁定,也无再审的必要。依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作出的裁判,依法也不属于检察院抗诉的范围。执行程序是为了强制实现判决、裁定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 和被监督关系,不能从这样关系中推导出法律监督权大于审判权,可以代行审判权。人民检察院基于法律监督权提出抗诉,引起人民法院对已生效裁判案件进行再审,但法院怎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261.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检察机关只能对民事、行政生效裁判以抗诉形式进行法律监督,不能对法院执行程序中的裁定和调解案件提出抗诉。据此,有观点认为检察机关无法对法院 的法律效力,既然调解书与判决、裁定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也就和判决、裁定一样,应该属于检察院监督的范围,对确有错误的调解,在其生效的同时,检察院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722.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制度;4.检察机关对民事法律实施所进行的一般监督制度,即检察机关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公职人员和公民执行民事法律情况 一种事中监督。对于有重大影响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检察院参加案件的审理过程,当事人也可以申请检察院参与诉讼。检察院依当事人申请决定参与诉讼的,法院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937.html -
了解详情
和排他性,其职能就是对法律的执行和遵守情况进行监督,以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的统一。《民事诉讼法》第14条也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施法律 或法院依职权提起再审有不可或缺的优势。 较之与当事人申请再审,检察机关的监督,更有利于全面监督法院的审判活动。当事人申请再审,是从维护私权出发。当法院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183.html -
了解详情
、实事求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司法理念。在这项制度中,可以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法定主体为案件当事人、法院、检察院。后两者代表国家机关,因此传统意义上我们可以称为公权力机关 监督程序的问题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再审案件越深越多大多是当事人反复申请再审造成的,即一个案件通过了二审终审后,又提起了多次重审。反倒引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8.html -
了解详情
材料是很有限的。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了辩护律师可以申请检察院、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最高人民法院等六部委的规定第41条也规定:“人民法院 。在实践中这种证据开示确实起到了充分保障诉讼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提高诉讼程序的公正性的作用,同时也减轻了庭审质证的工作量,优化了庭审活动,提高了庭审效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3.html -
了解详情
重复劳动,也使得撤销裁决制度形同虚设. 冲突三,如上所述,不予执行裁决的申请只能在执行程序中提出,由执行程序对裁决进行程序、实体和法律进行审查,而对撤销裁决案件而言 第2款的规定. ⑥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也称为诉讼调解,是指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和调解下,各方当事人就所争议的民事权益,进行协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65.html -
了解详情
为限。[7]对其他实体内容不予干预。总之,缩小司法审查的范围,弱化法院对仲裁的监督和干预,是大多数国家的仲裁立法和实践的一般趋势。而仲裁法却对仲裁 ,也使得撤销裁决制度形同虚设。冲突三,如上所述,不予执行裁决的申请只能在执行程序中提出,由执行程序对裁决进行程序、实体和法律进行审查,而对撤销裁决案件而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90.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的抗诉不予受理的批复》。(2)1995年10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维持原裁判 制度必须‘转变观念,明确对象,切中要害,’即放弃检察监督主要是监督法院审判活动的传统观念,将民事检察监督的对象明确为涉及国家、社会公共利益民事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6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在这里仅就提起再审的主体设定为法院是否合理 再审,同时以人民法院名义,由院长署名制发裁定,终止原裁判的执行。审判委员会认为原判正确的,即驳回申请。既然审判委员会在再审前已确认原判决有错误,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6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