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相勾结,伙同贪污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和没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对执行这一决定和区分贪污罪、侵占罪的问题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尤其在贪污罪主体的认识上,两高意见不一。最高人民检察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70.html -
了解详情
的《大清新刑律》第391条、第392条把挪用公物类的行为规定为侵占罪,且处刑较重。 由此可见,古代封建国家对官吏利用职权私自挪用借用公物的 并不存在诉讼上障碍。 如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就关于挪用公物案件如何处理问题作出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91.html -
了解详情
在案件审理中出现了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被告人赵某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因为被告人赵某某为国有保险公司委托负有管理职能,属国家工作人员,被告人 范围,其与保险公司不具有隶属关系且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应当排除贪污罪和职务侵占罪。首先,被告人不是以受聘任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许昌县支公司二分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92.html -
了解详情
资金或者公款而不能以不动产作为犯罪对象,除此之外,诈骗罪、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均可以不动产作为其侵害的对象,不用考虑这种财物是否 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中也都有体现,且贪污罪与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等都属于同一性质的犯罪,认定既遂和未遂的标准是一致的。所以,对于计算贪污对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47.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的,按盗窃罪处理”但对此在理论上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应是职务侵占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惩治贪污、受贿罪的补充规定(草案)》以及1985 作贪污罪处理,而是指那些符合贪污特征的监守自盗行为。不符合贪污罪构成要件和特征的监守自盗行为,就不能作贪污罪处理,有的仍应作盗窃罪处理。所以对监守自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8.html -
了解详情
的罪名规定外,绝大部分分则罪名都没有在立法时明确,确定罪名的工作交给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两个最高国家司法机关。[9]这种罪名确定模式本身即存在诸多不足。 行为即可构成,而无须再为相应的利用某一身份的便利之举动。因此,职务侵占罪、贪污罪等相应的利用型身份犯就不是不纯正身份犯;同理,尽管非法拘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388.html -
了解详情
、被征地人共同骗取、侵吞、截留、挪用补偿款和安置条件的,其中具有职务犯罪主体身份的可能构成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或者渎职罪,而共谋的一般主体则有可能构成职务 条第二款的解释〉的通知》。 [5]参照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3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29.html -
了解详情
、被征地人共同骗取、侵吞、截留、挪用补偿款和安置条件的,其中具有职务犯罪主体身份的可能构成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或者渎职罪,而共谋的一般主体则有可能构成职务 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的通知》。 ⑸参照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3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03.html -
了解详情
经手、管理公司、企业财物人员的同种属性犯罪分离为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这时,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仍然保持着相同的主体。1997年10月1日修改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这一类非国家工作人员纳入贪污罪主体范围之中,体现了法律对国有财产的重点保护,充分体现了强化保护国有财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08.html -
了解详情
就是谬论。对国家工作人员从严要求的立法思想也是概莫能外。 从刑法对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法定最高刑来看,前者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甚至死刑:而后者 保护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从逻辑上讲,只有切实保护私有财产权,企业和个人的产权才能得到保护。只有市场主体掌握着足够安全的财产,市场才能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