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根据对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理解,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应当主要用以下标准来衡量 人造成损害时,相对人有权以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为由要求行政机关予以撤销,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对适用法律法规的审查 根据行政诉讼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375.html -
了解详情
水事纠纷,法律明确授权给人民政府处理,人民政府就可以依职权进行裁决。但如前面行政正当程序所述,必须: 第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辖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 行政行为,并书面告知人民法院;(4)第三人无异议。 第五,《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以下判决:(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12.html -
了解详情
)第四十五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下文简称《应急预案》)第5条第三项对未依法履行报告责任的承担来看,对突发事件中隐瞒、缓报、谎报或者 案范围的外延。为了使该术语具有周延性,现行行政诉讼法第十一、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采用了概括式肯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09.html -
了解详情
。现行《行政诉讼法》是我国在行政诉讼制度刚建立不久的背景下出台的。这部诉讼法,从它的受案范围和诉权、起诉的形式和内容、原告资格和第三人范围、原 ,一些群众百姓对行政诉讼还在持疑虑、观望的态度,有的就是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时,也不是请求法律解决,而是想尽办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07.html -
了解详情
以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为标准,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这对行政诉讼法产生了影响。第二,人身权、财产权的限制。依照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 案件。公民享有的其他权利如受教育权、劳动权、选举权等受到违法行政行为的侵犯,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第三,法律明确排除的限制。 3、确定行政诉讼范围的方式混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04.html -
了解详情
地表达和维护自身权利。 三、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思 (一)原告主体资格制度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只有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行使的具体行政 公益诉讼所涉及的案件牵涉到公共利益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可以认定为属于行政诉讼法第14条第3款的规定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此外,由于级人民法院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595.html -
了解详情
赋予当事人救济的自主选择权。其次,缩小行政诉讼法第 12 条第 4 项[有关行政复议机关终局裁决]的范围。再适时地对现行行政诉讼法进行修改,确立司法最终原则,并 因而应当相信作为理性人的当事人为了自己的私益会做出理智的选择。[6] 参考文献: [1]方世荣、石佑启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594.html -
了解详情
七十五条,第一章总则,共十条;第二章受案范围,共二条;第三章管辖,共十一条;第四章诉讼参加人,共七条;第五章证据,共六条;第六章起诉与受理 二条;第九章侵权赔偿责任,共三条;第十章涉外行政诉讼,共四条;第十一章附则,共二条。 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七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02.html -
了解详情
作出第二环节的该案规划许可行为时,应该审查第三人是否已经取得了环境影响报告书,而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行政机关方可作出第一环节的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 的学说开始抬头。针对主流学说着眼于实体方面的倾向,新的观点开始转而注重行政诉讼法上的程序制度与救济目的之间的关系,即侧重于从诉讼程序方面分析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22.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来说,“违法失职行为”并非特指具体行政行为,应该也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也就是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为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诉讼的事项的 行政领域中不严格依法裁判的现象,使诉讼救济的有效性得以充分实现。第三,诉讼救济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实施,它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诉讼救济的实际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4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