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程序、审查处理程序、法律文书、法律效力等并不相同,可以作为两种不同的纠错机制同时存在。 一、执行异议救济程序的竞合及其处理 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 机构的初步审查即可得到解决。而有些案外人异议的案件并不涉及原判决,难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解决。 从立法机关阐述的立法理由来看,民诉法第二百零四条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080.html -
了解详情
集中的任命体制。 在改革法院内部管理体制的前提下,怎样落实法官的个人责任呢?我们认为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改革裁判文书的制作:一则强化判决书中判决理由的 的民事、行政案件以及某些特殊的案件(如破产案件、法院决定再审的案件等),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检察机关派员参加,并规定完备的监督程序。当然,随着审判方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10.html -
了解详情
使用权无权行使抵押权主张,属于对执行所依据法律文书的异议,而不属于对执行标的的异议,应通过针对执行依据的审判监督程序解决。案例索引:最高人民法院(2015) 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纠纷案》(审判长辛正郁,代理审判员潘杰、沈丹丹),载《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执行异议之诉案例选登》(201703/71:111)。...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4118.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的两种纠纷解决制度,调审分离能够优化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法院逐渐开始接受调审分离的观点;一些法院在规范和完善诉讼调解中积极进行 的审判,无不以获得生效判决,并保证判决的正确性、合法性为目标。审判监督程序的设立,也是为了事后保证判决的合法性、正确性。 调解是一种合意型纠纷解决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149.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具体到我国语境下,民事审判程序由诉讼程序(包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非讼程序(包括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 审程序的进一步分类,是以案件类型和性质之差异为出发点的,体现了程序范本与程序便捷之间的关系;而一审、二审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层次划分以及上诉审模式的选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687.html -
了解详情
开庭审理。实证调查显示,有的法院对于某些主要事实存在争议的上诉案件也没有开庭审理。况且,一审法院的裁判文书很可能有意无意地掩饰某些事实不清之处,甚至对与 被告人的变更。 (三)上诉不加刑原则与审判监督程序的关系 在实践中,如果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量刑畸轻,但囿于上诉不加刑原则规定,不得不作出维持原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5.html -
了解详情
而出钱去贿赂法官,也不会指使、贿买他人作伪证,在有能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时候也不会想法设法地拖延履行,因为这样做虽然有利于维护国有资产,但负责人自己 的法官负担起比德、日等国法官更为宽泛的释明义务。 (四)完善检察机关的抗诉监督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监督程序的规定中,设置了三种启动再审程序的途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67.html -
了解详情
被告人上诉不加刑原则便合法地出现了例外。而且,公诉人在法庭上凭借拥有监督权的特殊身份参与质证、辩论、发表公诉意见,往往给对方施加压力,造成双方事实上的 也可以在民事审判中发挥监督作用。其监督程序应当针对不同案件而采取不同的监督措施和手段,可以通过跟踪审判进程、派员出席法庭、调阅案件材料和裁判文书等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29.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主要事实;阐明权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2007年民诉法针对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立法意旨在于解决申诉难,主要内容有提高再审审级、细化再审事由 与发展趋势。本文拟对民诉法审判监督程序相关法条进行解释,分析其中所体现的辩论主义原则和理念,但求有助于在民事行政审判监督工作中与进俱进适用民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98.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后,立案庭需要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查,即:本院对该再审案件是否拥有管辖权、提起再审依据的裁判文书的效力、申请再审的主体是否适格、申请再审应当提交的 ,第154156页。 [v] 况继明:《试论审判监督程序的规范和重构》,载《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3年民事 行政诉讼法学卷,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3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