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执行行为发生后,检察机关才启动监督程序,提出监督意见。但可能存在一些案件一旦执行完毕其结果不可逆转,即使执行机关启动监督程序,但也因时过境迁,执行 抗诉程序。笔者认为,人民检察院采用抗诉方式对其进行检察监督是最佳、最完善的监督手段。因为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判如果发现确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1870.html -
了解详情
申诉方式解决,即案外人向法院申诉,由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或者向检察院申诉,由检察院提出抗诉,[44]或者向其他机关申诉,由其将申诉转交法院并在该机关的督办下 解释并不合适。其一,《民诉法》第39条规定的管辖权转移,显然是就确定民事案件的第一审法院而言,而非针对再审的管辖法院;其二,按照我国《民诉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75.html -
了解详情
督促起诉本质上仍属检察建议范畴。这一点从最高人民检察院对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等涉及公共利益的民事案件,通过检察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提起诉讼的权威表述中 辅以必要的取证指导,进一步督促被督促单位积极履行诉讼义务。如被督促单位仍然不予理会,检察机关可以调查收集所有证据或者参与被督促机关的证据调查收集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79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所解决的纠纷具有私法性,根据私法自治的原则,人民法院处理民事案件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处分权的行使,程序的参与性、程序的公平性、司法者的中立性等都 一个重要尺度便是期限,因此,要提高抗诉的效率,首先得明确其期限,具体包括有当事人申请抗诉的期限,人民检察院审查当事人申请抗诉的期限,以及人民法院对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35.html -
了解详情
事由从5项情形具体化为13项情形,增强可操作性,减少随意性,避免应当再审的不予再审,疏通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渠道,切实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权利,从而保护当事人 ,与立法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诉讼抗诉权的目的和检察机关通过民事抗诉追求和维护司法公正的初衷相悖。 实践表明,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大多源于当事人的申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415.html -
了解详情
无据,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人民检察院坚持抗诉的,可以通知的形式退回。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又以法释〔2000〕16号批复称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生效民事判决提出暂缓 现象时,向法院发送检察建议书,以检察建议的形式进行监督。检察建议本来是检察院办理案件过程中,对于发现的一些违法现象需要纠正或者处理的等事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97.html -
了解详情
,下达抗诉指标,滥用法律监督权,致使以抗诉启动再审的案件逐年增多。首先,检察院参与一般民事案件,极易侵犯当事人的处分权,打破双方当事人平行对抗的格局;其次,违背 案件。第三,应规定检察机关只受理当事人的在法定的申请再审期限内提出的抗诉申请,超过法定期限的,检察机关不予受理。第四,对检察机关提出的抗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15.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署直接行使并领导下级检察署行使的职权包括对于全国社会与劳动人民利益有关之民事案件及一切行政诉讼,均得代表国家公益参与之。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 的判决、裁定发现错误者,应当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在立法讨论的过程中,人民检察院提起和参加民事诉讼的问题,之所以被否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19.html -
了解详情
种观点认为原告可以有条件地撤回起诉。根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1条规定:当事人在第二审达成和解协议,人民法院可以 关系,虽说是民事案件,但是当事人的处分权也要受法院审判权的制约,所以在该种情形下,当事人撤诉的申请法院不予许可。 第三,检察院抗诉的再审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59.html -
了解详情
申诉方式解决,即案外人向法院申诉,由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或者向检察院申诉,由检察院提出抗诉,[44]或者向其他机关申诉,由其将申诉转交法院并在该机关的督办下 解释并不合适。其一,《民诉法》第39条规定的管辖权转移,显然是就确定民事案件的第一审法院而言,而非针对再审的管辖法院;其二,按照我国《民诉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