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权向该机关申诉或者控告:(一)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释放、解除或者变更的;(二)应当退还取保候审保证金不退还的 刑罚执行的法律监督 (一)新刑诉法第255条规定:监狱、看守所提出暂予监外执行的书面意见的,应当将书面意见的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决定或者批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0449.html -
了解详情
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四百零一条【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0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分子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具体而言,未成年人刑罚的执行涉及对于未成年犯罪人减刑、假释以及监外执行等相关问题。1、缓刑。缓刑作为一种刑罚制度, 、积极学习以及参加劳动,否则对未成年犯罪人难免过于苛刻,不利于改造;再者,执行期限应当适当缩短,参照日本等国的做法,原判刑罚执行期改为管制、拘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92.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范文件。总的来说,法律及司法解释对减刑假释的对象、限制条件、实质条件和审核期限规定比较具体,实践中很好操作。但是,程序方面的规定过于原则,适用何种程序、 的数据统计、信息分析、问题调研等多方面工作,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对假释犯、暂予监外执行犯、缓刑犯的交接、监督、管理、考察、评价,对财产刑的执行等存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985.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办理罪犯减刑假释案件的实施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正确执行刑罚,依法办理罪犯减刑、假释案件,规范办案程序,提高办案质量,根据《中华 期内确有重大立功表现,需要予以减刑,并相应缩短缓刑考验期限的以及被判处管制或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的减刑,由负责考察的公安派出所会同罪犯的所在单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226.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领域确立的违法/过错原则和无过错原则并行体系。 第二,关于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或者自诉案件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情形。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 未被羁押。因此,对孙赤兵在假释期间,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保外就医是监外执行的一种,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经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801.html -
了解详情
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性,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罪犯的限制。从预防犯罪和再社会化的各国立法和实践来看,社区矫正并不仅仅限于在监外执行刑罚或实施有关的刑罚制度,它还包括了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矫正,以及对青少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11.html -
了解详情
的“真空”地带;此外,刑事诉讼法未将在我国生效的国际法中的刑事司法标准的执行情况列入检察监督的内容,导致国际法高于国内法的效力难以体现。 (二)监督 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及时”送达公安机关交付监狱执行,对宣告缓刑、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的交付执行期限只字未提。另外,此处的“及时”似过于抽象;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43.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20年以上的,应规定可以假释。(3)对老残犯和精神病犯扩大适用监外执行。[8] 有学者强调,社区矫正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对象应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过程中,发现矫正对象长期脱管、漏管等情况,检察机关可向公安机关提出顺延执行期限的建议,也可以向矫正机构提出检察意见,建议矫正机构向公安机关提出延长执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35.html -
了解详情
。社区矫正是罪犯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条件地将部分罪行较轻或已经经过一定期限的监禁教育,改造表现较好,解除监禁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实行的行刑措施。为此 认定本身也存在问题:一是5种对象范围不全都是非监禁刑。并且,如果将假释、监外执行和缓刑与管制、剥夺政治权利不加区分地认定为非监禁刑,对这5种对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