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场将财物拿走,已经构成抢劫罪无疑。最后,胁迫的程度应当达到压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除非抢劫未遂) ,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行为人才会取得财物。否则,如果没有压制被害人的反抗而取得 抢劫的;或在一次犯罪中对一栋居民楼房中的几户居民连续实施入户抢劫的,一般应认定为一次犯罪。将多次之多限定为3,比较符合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14.html -
了解详情
的,就有一个身体健康的直接客体;非法拘禁他人的,就有一个人身自由的直接客体;入户抢劫的,就有一个他人住宅安全的直接客体;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暴力针对不特定 是极其灵活的,可以从轻减轻,也可以不从轻减轻。是否从轻减轻全在这一抢劫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和具体犯罪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深浅如何。 其实这一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65.html -
了解详情
的,就有一个身体健康的直接客体;非法拘禁他人的,就有一个人身自由的直接客体;入户抢劫的,就有一个他人住宅安全的直接客体;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暴力针对不特定 是极其灵活的,可以从轻减轻,也可以不从轻减轻。是否从轻减轻全在这一抢劫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小和具体犯罪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深浅如何。 其实这一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71.html -
了解详情
前者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只是将前者情节严重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形具体化为入户抢劫等八种情形,从而使后者更具有可操作性。但对于抢劫罪既遂的标准, 预备行为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1)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2)为共同实施抢劫犯罪而制定犯罪计划;(3)为实施抢劫罪事先进行的调查活动;(4)排除实施抢劫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22.html -
了解详情
一罪评价,则不应当处以数罪并罚。例如行为人采用破坏性手段进入他人住宅并实施盗窃或抢劫行为的,虽然这种情形下行为人非法侵入住宅的目的是为了实施盗窃或抢劫, 侵入住宅罪与抢劫罪对行为人实施数罪并罚,因为刑法以及相关规定已对入户盗窃和入户抢劫作了特殊规定,将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纳入盗窃罪和抢劫罪进行统一评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69.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已完全具备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抢劫罪的预备形态是指行为人为了实施抢劫行为,而进行的准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的行为,并且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 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只是将前者“情节严重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形具体化为“入户抢劫”等八种情形,从而使后者更具有可操作性。但对于抢劫罪既遂的标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26.html -
了解详情
遭受了抢劫行为,对甲做无罪处理是否合适? 中途参与取财案:假设甲出于入户抢劫的意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被害人丙捆绑结实,碰巧其朋友乙路过,遂 被害人的反抗,其获取财物与其实施的暴力、胁迫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而只能评价为抢劫未遂或者敲诈勒索既遂。[48]倘若否认片面共同正犯的成立,则乙的行为属于胁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873.html -
了解详情
遭受了抢劫行为,对甲做无罪处理是否合适? 中途参与取财案:假设甲出于入户抢劫的意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被害人丙捆绑结实,碰巧其朋友乙路过,遂 被害人的反抗,其获取财物与其实施的暴力、胁迫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而只能评价为抢劫未遂或者敲诈勒索既遂。[48]倘若否认片面共同正犯的成立,则乙的行为属于胁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659.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所禁止的。不能认为刑法允许精神病患者杀人,也不能认为刑法允许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抢劫。况且,认为客观上侵犯法益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法益侵害性),也不符合 甲依然成立盗窃罪(教唆犯)。又如,乙谎称入室盗窃,让甲在门外望风,但乙实际上入户抢劫了2万元。乙是抢劫罪的正犯,甲的望风行为对乙入户抢劫也起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530.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所禁止的。不能认为刑法允许精神病患者杀人,也不能认为刑法允许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抢劫。况且,认为客观上侵犯法益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法益侵害性),也不符合 甲依然成立盗窃罪(教唆犯)。又如,乙谎称入室盗窃,让甲在门外望风,但乙实际上入户抢劫了2万元。乙是抢劫罪的正犯,甲的望风行为对乙入户抢劫也起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8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