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想通过更长时间服刑和更加积极的表现,达到假释目的;但是后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等司法解释出台后,有的地方出台实施细则,规定 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刑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二条也都作了相同的规定。二是《监狱法》《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2873.html -
了解详情
而是想通过更长时间服刑和更加积极的表现,达到假释目的;但是后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等司法解释出台后,有的地方出台实施细则,规定 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刑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二条也都作了相同的规定。二是《监狱法》《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2856.html -
了解详情
。所以说这个终身监禁不是说关在房间里就完了,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说不得减刑假释。但是,按照我们的观点,依然可以监外执行。比如说,他有很特殊的病, 大部分是讲理,除了证据就是索理。 国外没有我们国家这样的司法解释,英美只有判例 不像我们大陆还有类似于立法的司法解释。最后还说一点,不要在辩护没有成功的时候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4004.html -
了解详情
态度便可想而知。预测可能性要求着量刑平等。就行刑平等而言,行刑平等意味着减刑、假释等刑罚奖励制度和获取劳动报酬、享受相关公民政治权利等行刑处遇应当在服刑 。 当然,三常标准应该贯彻到刑法规范的出台及刑法规范的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整个刑法实践过程之中。在刑法规范的出台过程中贯彻三常标准直接牵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644.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监督之下。2007 年 3 月 2 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关于减刑、假释法律监督工作的程序规定》,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对刑罚变更执行进行同步监督, 监督。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如何对刑事自诉案件进行监督,因而建议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对刑事自诉案件作出判决、裁定后,应当将判决、裁定书副本及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6021.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吸收原则。如果宣告数个没收部分财产的,则应采取限制加重的原则。其上限是被执行人的全部财产11。根据前引司法解释的规定,对此也应在被判刑人财产 存在的必要应进行研究。 7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条,最少可为14年,切包括死刑缓刑考验时间。 81987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87.html -
了解详情
上,正是这些地方法规真正起着决定作用。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是全国统一的法律,也是比较原则。为了确实使减刑 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在司法实践中,法院被动地接受监狱部门报送的关于减刑的书面材料,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很少主动去监狱实地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231.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的利益。检察权在执行监督中更倾向于对惩罚到位的要求,更愿意充当社会安全保卫者的角色,这或许可以解释检察权为什么有时宁愿放弃主动地位,站在行刑权一边 了明显成效。但是,监管干警利用监管职权,在被羁押者的减刑、假释和保外就医等问题上进行徇私舞弊的司法腐败现象时有发生;监管干警滥用职权,惩罚被羁押者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30.html -
了解详情
首先应减为无期徒刑。其二是罪犯确有悔改表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1997】6号)(以下简称《若干 ,不应当一概认为是不认罪服法。这一司法解释实际上已经对减刑条件作出了一种新的诠释:认罪服法并不是减刑的唯一考察条件,我们需要结合其他条件进行综合考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71.html -
了解详情
,只要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就减为无期徒刑,而减为无期徒刑后可以继续适用减刑的规定。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对死缓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 的适用,除了在实体上严格限制适用范围外,在程序上可以规定:不得假释的无期徒刑,必须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有期徒刑,包括死缓、无期徒刑经过上述调整后,可能带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