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利益的保护,系采列举主义,除身体和生命外,仅承认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和荣誉权。自由权并不包括在内,与西方国家法律的发展显有不同。就比较法言 中,依存一部通则性质的法典,倒也未尝不可。但是,民法通则的三元结构,是否就为未来的民法典编纂中人格权独立成编创造了 优秀的立法先例[57]呢? 我们是否能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4627.html -
了解详情
观点未能将权利与主体资格在法律上作出区分;(2)此种观点未能解释人格利益是否能够作为权利并应当受到侵权责任法的保护。[16]事实上,人格和人格权是两个不同 为侵权责任法所替代 人格权在行使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多种法律规定。例如,肖像权、名称权的转让涉及合同关系,应具体适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又如,在合同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56.html -
了解详情
页。)当主体死亡后,死者人格权自无存在意义,死者生前肖像权、姓名权、身体权之客体肖像、姓名、尸体之存在意义也并非为了确定人的资格,其已 认为,保护死者名誉之法理根据在于保护死者近亲属免于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就是因行为人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或者因其他违法行为致使他人心理和感情遭受创伤和痛苦,无法正常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60.html -
了解详情
包含有他人肖像的作品,其行为便可能构成对他人肖像权的侵犯,此为著作权与肖像权冲突;著作权人若擅自发表包含有抵毁他人名誉内容的作品,其行为便可能构成对他人 的精神的权利,显然属于负向效应权利。当这种权利处于消极存在的冬眠状态时,法律是否应当否定之,尚有商榷的余地。例如,甲与乙是一对恋侣,此相亲相爱,时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20.html -
了解详情
做了专门规定,体现为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婚姻自由权等。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因此,对侵害人格权的行为,受害人有 结果的风险,其主观上存在过错,这是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观基础。对于违约方是否预见,则需要综合考虑违约方的心理、个人能力以及合同的性质、类型等各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04.html -
了解详情
。人格就此被分解成各个具体的人格权,[13]比如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等。这些具体人格权的对象不再是抽象的人格利益,而是 ,并非只有侵害所谓著作人格权才导致作者声誉受到损害,反过来说,以作者声誉是否受到损害作为侵犯著作人格权的判断标准是不科学的。)。 总之,在著作人格权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406.html -
了解详情
隐私权、肖像权等法益不在保护范围之内。不仅如此,警方作为行政机关在遵守法律之外,尚有遵守宪法的义务,公民在宪法上享有的人格尊严不受任何侵犯的基本权利 者来承担,而最终的具体化则多由司法裁判针对个案为之。[5]深圳警方的执法是否违反宪法、行政法有关保护人格尊严的规定?人格尊严作为实在法概念,其内涵是什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159.html -
了解详情
隐私权、肖像权等法益不在保护范围之内。不仅如此,警方作为行政机关在遵守法律之外,尚有遵守宪法的义务,公民在宪法上享有的人格尊严不受任何侵犯的基本权利 者来承担,而最终的具体化则多由司法裁判针对个案为之。[5]深圳警方的执法是否违反宪法、行政法有关保护人格尊严的规定?人格尊严作为实在法概念,其内涵是什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620.html -
了解详情
死者生命痕迹进行保护的重要性毕竟次于对自然人的民事权利的保护,人民检察院对自然人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时尚且不能提起民事案件公诉,更不能也没必要对侵害死者生命痕迹的 肖像及其相关利益的直接保护。 朱妙春认为,保护死亡人肖像权,实为保护死者生前的肖像利益。[20]笔者认为,侵害行为与侵害对象具有共时性,死者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57.html -
了解详情
》第38条作出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原则性规定。1987年1月1日施行的我国《民法通则》第120条明确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 精神损害赔偿一词,从而基本上结束了《民法通则》颁布后我国司法理论界对120条是否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争论。2001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释〔2001〕7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