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是审而不决。虽然《意见》第213条规定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或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135条、第159条的规定,但由于这两条规定本身 的,可以撤销原裁判,作出新裁判。按第一审程序作出的裁判可以上诉;按第二审程序作出的裁判为终审裁判。 7.再审案件的诉讼费用在终审判决的基础上酌情减收,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505.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活动存在相当大的区别,故强制执行与民事诉讼应当分别立法,也即实行审、执分立的立法体例。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强制执行的立法体例,主要有以下 、日本、奥地利、挪威、冰岛、法国、越南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第二,将强制执行程序规定于民事诉讼法典之中,主要有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49]秘鲁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13.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42. [5]白绿铉.美国民事诉讼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6.86-106. [6]王莉.审前准备程序比较研究[A].中国第二届民事诉讼法学研讨会论文[C].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9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法第40条规定随时所作的解释,对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不应当限定为在开庭审判前。这种随意解释反映了实践中 诉讼活动的问题,法律没有规定,因此不能按照第一审、第二审程序中关于律师参加诉讼的有关规定办理。 由于死刑案件的特殊性和一审是基础,二审是关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5.html -
了解详情
烦琐复杂的程序。 第二,当效率成为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时,效率就应当成为确立审级制度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固然,基于公正这一首要的价值目标,审级 。学界有观点同意当事人通过合意的方式选择一审终审制,认为基于尊重当事人处分权及程序选择权出发,对于双方当事人合意选择一审终审以及合意放弃上诉权的,均可不给予二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31.html -
了解详情
,加强宏观指导工作职能将更加突出。 (二)中级法院担负终审法院职能。 中级法院将主要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1)终审裁判权大大增强。对辖区内大部分民事案件 、新格局,尤其是建立在以再审程序频繁启动基础上的二审终审模式,必将极大冲击和影响,进而深远地影响到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改革。 我国现行的两审终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5.html -
了解详情
修正案又规定审理再审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而根据现行法第152条,第二审程序有开庭审理和迳行判决两种审理方式,于是引出了对再审的审理方式应做 新:《再审之诉的再辨析》,载《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 [2]民事诉讼法学界有关审判监督制度的研究在这个领域的先行成果也显得最为集中。代表性的文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2.html -
了解详情
。 那么,我国的民事诉讼中,排除与否的决定宜在哪一阶段做出呢?对此也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在审前准备阶段就对是否排除做出决定;第二种是在法庭 从根本上消除非法证据的影响,取得最佳的排除效果。不过,采用这一排除方案需要以下条件来支撑,首先是民事诉讼程序要分为审前和审理两个阶段,并且每一个民事案件都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9.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法院的审理(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所以,在中国民事诉讼中审前不提交答辩状,到开庭审理时再陈述答辩意见,已经成为被告进行 诉讼程序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占善刚著:《完善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之构想》,载于《现代法学》,2000年第1期 叶健著:《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81.html -
了解详情
浪费。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日益复杂化,国家法制逐步健全和人民法律意识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使我国 一模式跨越向第二审法院上诉的程序,避免了可能对二审法院裁判不服再向第三审法院上诉所造成的人力、财力的无谓浪费和诉讼拖延,及时稳定了民事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