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诉讼法第156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审判长认为发问的内容与案件无关的时候,应当制止。根据此条和 ,1998年7月; 注释: ①《现代法学》1999年增刊,纵兆斌《对证人出庭作证的思考》 ②《现代法学》1999年增刊,郭晓亮、谢心刚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474.html -
了解详情
拒证原因探析 吴丹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部 湖北武汉,430074) [内容提要] 证人拒证现象乃是困扰刑事诉讼的一个顽疾。本文通过心理学视角、经济学视角、社会学 、最为普遍的一种证据。统计表明,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案件中,存在明确证人的超过80%,然而真正出庭作证的却不到5%。这说明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12.html -
了解详情
2款规定,“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许可,并经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可见,此类证言也要符合上述程序上的 比较复杂的案件中,往往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对同一证人多次询问,在法院审理时还要传证人出庭作证,对同一证人多次提供的证言,有的几次证言基本一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84.html -
了解详情
证人作证。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收效甚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证人心理虽说是一种观念现象,但并非是一个单纯的思想问题,须知“观念现象不过是 是不能动摇的,关键在采取的方式。有人认为仅仅在法律上规定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实在是过于单纯。曾有位法学家告诫过,“法律制定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04.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和考虑,不愿、不敢、不想出庭作证甚至出具伪证的情况很多。有鉴于此,笔者就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原因以及证人作证的道德法律义务作简要分析,尝试着探讨 有深厚的讲求和谐、注重地缘、人缘关系,甚至带有虑及上下级、讲求情面的色彩。在作证这个问题上同样不能逃脱类似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从总体而言,我国的诉讼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885.html -
了解详情
真实的证言的相关规定。1998年U.S.A.VS.Singleton案也确认检察官通过减轻污点证人的刑罚来换取其证言的行为并不违法。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对于特定案件也 ,在犯罪团伙中就有很多的人很恨那些污点证人,他们为了阻止该污点证人出庭作证就千方百计的去阻止,尤其是在黑社会的犯罪团伙中,组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596.html -
了解详情
消极作证的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困扰我国司法实务部门的一大难题,如何完善证人出庭作证也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下面,笔者仅就这个问题发表一孔之见。 对于证人 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这一条款只是笼统地规定公检法部门应当保证证人的安全,可关于具体由哪个机关来保护,怎样保护的问题,都没有作出明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503.html -
了解详情
通常的审判经验对这些专门性问题进行合理认知并作出正确判断。 三、完善我国专家证人制度的构想 如上所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专家证据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专家证据的 证人所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专家证据是否有科学依据,都必须通过专家证人出庭作证才能得出结论,专家证据的证明力,不是仅凭书面审查就可以得到准确判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81.html -
了解详情
作证的资格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但何为“不能正确表达意志”?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在理论界,也有学者认为,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确保质证得以进行的前提下,减少证人出庭作证的心理障碍,并起到保护儿童证人的作用。 3.采用科技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较为先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64.html -
了解详情
作证的资格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但何为“不能正确表达意志”?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在理论界,也有学者认为, 被告人。这样做的好处是,在确保质证得以进行的前提下,减少证人出庭作证的心理障碍,并起到保护儿童证人的作用。3.采用科技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较为先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