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基于民法公平原则,应当赋予义务人及其利害关系人涂销预告登记的权利。1依台湾土地登记规则,保全的债权请求权,因撤销、契约解除、混同、清偿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法律出版社2001年出版。 6 许明月等著 《财产权登记法律制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7 谢在全 《民法物权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66.html -
了解详情
是终局性的,而是可推翻(widerbegbar)的,这主要是为了保护真正权利人的利益。登记推定力的实益是使得登记簿上记载的权利人在诉讼举证中获得有利地位。也就是说,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尽管可以理解为这些是为了管理的需要,但《土地登记规则》对于没有办理登记的法律后果的规定却确实不太合理。其第69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02.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损失。基于民法公平原则,应当赋予义务人及其利害关系人涂销预告登记的权利。1依台湾土地登记规则,保全的债权请求权,因撤销、契约解除、混同、清偿或 法律没有规定这种备案具有什么效力,只是在行政手续上予以了一定的保障。随着我国土地二级市场的建立及房地产交易市场的发展,不动产交易纠纷也随之增多。由于相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70.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1946年国民党政府又颁布了《土地登记规则》,并建立了土地登记的程序制度。当然旧中国的土地登记制度主要是服务于土地私有制的。新中国建立以后, 应承认该项交易所导致的所有权移转结果,以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并维护交易安全。赋予登记以公信力的主要作用在于,一方面有利于维护正当的交易安全。基于这一原则,凡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02.html -
了解详情
、消灭为目的的请求权以及附期限的请求权或者附条件的请求权。该项请求权应当属于预告登记权利人,且以现在的不动产物权人作为义务人。 依据《德国民法典》第885条的规定 预告登记进行涂销,以解除对权利人不动产处分权的限制。根据台湾土地登记规则,预告登记的涂销,应提出原申请人的同意书。但因征收、法院确定判决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94.html -
了解详情
、消灭为目的的请求权以及附期限的请求权或者附条件的请求权。该项请求权应当属于预告登记权利人,且以现在的不动产物权人作为义务人。依据《德国民法典》第885条的规定 对预告登记进行涂销,以解除对权利人不动产处分权的限制。根据台湾土地登记规则,预告登记的涂销,应提出原申请人的同意书。但因征收、法院确定判决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28.html -
了解详情
的请求权为限,前述请求权附有条件或期限,也可以请求预告登记。根据2001年9月14日修正的台湾地区土地登记规则第34条及第137条的规定,申请预告登记 登记适用于保全物权和保全债权的请求权外,德国、瑞士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预告登记只适用于保全债权的请求权。之所以存在上述差异,是因为日本民法在物权变动上采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45.html -
了解详情
政府颁布《土地法》,规定对土地及地上定著物---建筑物进行登记。1946年国民党政府又颁布了《土地登记规则》并建立了土地登记的程序制度。当然,旧中国 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94.html -
了解详情
编成采物之编成主义(prin-zip des reaifoliums)即以不动产标准编成之。(5 )登记物权之静的状态,即于登记簿不记入物权的变动事实,而记入物权 物权并不涵盖所有物权,这就使得有些物权不经法定登记方式也可获得,实质上否定了物权法定。《土地登记规则》亦采开放式方法,其第2 条规定: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36.html -
了解详情
编成采物之编成主义(prin-zip des reaifoliums)即以不动产标准编成之。(5 )登记物权之静的状态,即于登记簿不记入物权的变动事实,而记入物权 物权并不涵盖所有物权,这就使得有些物权不经法定登记方式也可获得,实质上否定了物权法定。《土地登记规则》亦采开放式方法,其第2 条规定: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4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