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6条第4项的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检察院所作的终止审查或不抗诉决定不服,再次提出申诉的,人民检察院不予受理。上级人民检察院将 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交由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无权审查的下级人民检察院的终止审查决定将剥夺申诉人的向检察机关申诉权利,同时,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在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8.html -
了解详情
由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各自所特有的诉讼理念所决定的。那么是否意味着对此种情形一律由人民检察院撤回抗诉呢?我们认为不是,应当区分不同情形加以处理。如果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纯属于私人利益范畴,而不涉及到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抗诉权应当尊重当事人对自己私权利的处分。如果所抗诉的案件涉及到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53.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民事再审复查的主体 1、强化当事人的申诉权利当事人对生效民事裁判不服,享有申诉的权利。但长期以来,当事人的申诉权一直得不到应有的对待,甚至受到漠视 公共利益的范畴,减少抗诉案件的范围和数量,以便有利于民事诉讼不告不理、处分等原则落到实处。3、取消法院依职权发动民事再审法院自行决定启动再审程序,有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046.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主体仅为案件被告人。 二、人民检察院在消极抗诉活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不服、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后,经审查认为该案确实 ,派员出庭的理应是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而不应该是提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 再次,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是经过审查,发现错案后决定抗诉的。在此之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554.html -
了解详情
的抗诉意见进行审理,审查抗诉理由是否有事实根据或法律依据,从而决定最终是否改判。 1、抗诉程序的再审是检察机关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原审法院已发生既判效力的 ,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认为案件确有错误应该抗诉而提起的。抗诉中所确定的抗诉要点,不仅是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裁判不服,认为认定事实有误,据以支持法律事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67.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重新审理和裁判该案的诉讼权利和活动[⑤]。上诉权则属于救济性诉讼权利,是当事人权利的重要构成部分。犯罪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的守门人,我国刑事诉讼法尽管赋予其诉讼 决定的被害人权利保障的实现的障碍 被害人对不立案决定不服,公、检、法机关对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将不立案的原因通告控告人(实际是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08.html -
了解详情
来看,我国选择了普遍的司法最终审查制度,即所有行政复审都不是终局的,都要赋予当事人提请司法审查的机会,让法院作最后一道防线。三、法院只能 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47.html -
了解详情
的最初形态。在纯朴自然的原始社会中发生的我们现在称之为“犯罪”的各类事件,都是由当事人的全体即氏族或部落来解决,或者由各个氏族相互解决的。这就是人类对犯罪 了被害人对被侵害的事实和行为人有报案权并有权要求对其控告行为的保密采取保障措施;对不立案决定不服,新刑诉法在原诉讼法规定被害人有申请复议权的基础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18.html -
了解详情
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这个修正案正式规定:被害人对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项规定,标志着我国刑事不 于是,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赋予其控告犯罪、申请回避、请求抗诉等权利。而在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即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角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84.html -
了解详情
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这个修正案正式规定:被害人对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项规定,标志着我国刑事不 于是,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赋予其控告犯罪、申请回避、请求抗诉等权利。而在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即从国家利益、公共利益角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2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