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丝毫没有例外。过去,法院内部分工的只有审判员与书记员之间的分工。然而,随着法官职业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尤其是《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实施以来,法院内部已建立包括法官序列、书记员序列、司法警察序列、行政管理人员序列,最近,又增加了法官助理序列。分工的细化,使各个序列的人员职责更明确,要求更具体,从而做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53.html -
了解详情
但却规定“参照本法有关规定进行管理”,这个参照,便成为我国各级法院将执行员等同于法官的立法依据。这不能说是《法官法》的一个疏漏。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法院的执 助理审判员人数众多(超过审判员),如果将助理审判员一律视为法官,则不仅法官人口基数增大,而且还会给将来实行法官助理制度[39]造成障碍。因此,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13.html -
了解详情
、知识背景、社会阅历等多方面的差异,内部的凝聚力、同化力非常微薄。早期的法官绝大部分未曾受过系统的法学教育,尽管他们在法律的基本理念、法学的思维方式 由法学院毕业生担任,列为公务员,承担法院内的审判辅助性工作,法官负责听证、庭审、决定裁判事项,法官助理从事审判过程中的事务性工作,如确定庭审日期,报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1.html -
了解详情
年轻法官相比,明显处于劣势,无法与他们竞争。再加上在年轻书记员中选择法官助理,这样一些年龄大的审判员必然要淘汰出局。而遭淘汰的人员不是个别。这样 化的趋势。有的业务庭除了庭长和数个副庭长外,只剩下书记员了。 思考与建议 法官职业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作为法律制度建设一部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79.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比例。我国法院的这种岗位设置情况带来的一个明显弊端就是在审判一线工作的法官长期超负荷运转,即令是全力以赴,案件的质量和效率也难免受到影响;相比之下,在 上的随意性做法。具体做法是重组法院工作群体,将法院工作群体设置为法官、执行官、法官助理、书记官、公务员和法警六个序列,合理配置每个序列的审判资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19.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职业年薪制等,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目前推行的法官定额制、法官助理制度、法官逐级选任制等,为法官精英化的实施提供了前期试验性基础。 综合看,虽然目前中国 ,为适应形势的需要,一些地方的法院通过“联合办学”、“研究生班”等途径使本院法官的高学历比例直线上升。这种“突击教育”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大批量生产高学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59.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不足的矛盾,适合于基层法院审理大量简易案件简便、灵活的特点。审判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不仅增强了审判工作的透明度, 因沾亲带故,对诉讼活动先入为主,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作出不公正的处理,法官职业化应走异地任职之路。异地任职才是解决行政干预和打破“关系网”的有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41.html -
了解详情
和单行条例、规章)当然能够成为法律渊源。 二 调查研究,本文侧重研究,在法院法官判案适用法律渊源的具体情况,因为数字比例本身带有一边倒的倾向性,所以本文不作这方 较窄。 (八)组织分工上案多人少,各审判人员承担的业务量不均衡,法官助理和书记员单列制度还存在需改进的地方。现在法院审判力量相对不足,案多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29.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人际关系的紧张,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三、预防和缓解法官职业倦怠的对策 法官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复杂的,因此,预防和缓解法官职业倦怠的措施也必须 现状分析和缓解对策研究.法律适用,2007年第1期: 27-30.[4]杨玉兰.法官助理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人民司法,2007年第13期: 57.[5]张振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617.html -
了解详情
改革的跟进和人的因素,改革所带来的效用正在逐步减弱。最高法院提出的《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应时出台,这涉及法院审判主体改革问题,属于诸项改革的 大量案件解决在审前程序。通过审前程序,由审前程序法官(应是法官助理,而不是由职业法官担任)将大量事实清楚、当事人无争议案件或当事人不到庭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