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法定或酌定从轻情节存在,但是,法院往往还是单方面以危害后果特别严重为由判处了死刑立即执行。 其次,《刑法》分则中涉及死刑的罪名,对于哪些情形下可以判处死刑也 :84. {7}邱兴隆.死刑的程序之维(J).现代法学,2004,(4):4142. {8}常青,王全谋,姚斌.死刑的司法限制以一审法院为视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256.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如证据制度、强制措施制度、辩护制度、侦查程序、审判程序、执行程序以及特别程序等,加强刑事司法活动中对公安司法机关权力的限制和诉讼参与人权利 国家安全,保障社会和公共利益,《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应当全程录音或者录像;明确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等严重犯罪案件,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10.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不作毒品含量分析。对于毒品数量大,可能判处死刑的,有证据证明或现有证据不能排除大量掺假可能的,如存在从毒品性状上肉眼即可识别出与典型毒品 问题。 《纪要》规定,被告人亲属为了使被告人得到从轻处罚,检举、揭发他人犯罪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人的,不能视为被告人立功。同监犯将本人或者他人尚未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064.html -
了解详情
要修改的主要是证据、辩护、强制措施、侦查、审判、执行等六方面的程序,所要增设的则是少年司法程序、刑事和解程序、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 范围限制在轻微刑事案件上面,而对于那些可能判处重刑甚至死刑的案件,却拒绝适用这种特别程序。这等于在一定程度上拒绝承认司法机关在重罪案件中适用刑事和解程序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31.html -
了解详情
建议为原则,对一般案件量刑建议的刑种、幅度、执行方式等可以由主诉检察官自行决定,而不需要经过集体讨论。提出量刑建议的程序一般为:案件承办人提出部门负责人 相应的配套保障机制协同配合。 一是制定统一的量刑标准。量刑标准,即由国家司法机关根据具体的事实和情节对量刑在实体上进行细化,设定每一类甚至每一个罪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187.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因此要变封闭的复核程序为开放的对抗式的程序{7}[P.271]。根据高法解释第282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或者核准死刑(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必须 来渐次弥补。即使如此,刑事救济程序中的律师辩护在扩大参与面和加大参与度上仍然不能收到满意效果,尤其是掌握在司法机关手中的司法解释权使其对被告人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195.html -
了解详情
。在中国古代,自汉开始,死刑的最终决定权统一由中央行使,一直到清末也未改变,只不过在不同的朝代,负责最后核准的机关和程序略有不同而已。关于死刑复核 的法官在听取双方理由、辩驳的前提下作出是否执行死刑的判决,似乎对被告人的救济的实现最为有利。如果应当设立一种司法裁判程序,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种庭审审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22.html -
了解详情
,以避免酿成错案。 2.审判阶段中如何分析、采信证据并作出判决 死刑错案是指被告人被司法机关错误判处死刑的案件,从这一点来看,错案最终是由审判机关造成 70%,存在误判现象,而这些误判很可能导致无辜者被执行死刑。 [15]转引自邓子滨:使刑事冤案得以昭雪的制度空间,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夏季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502.html -
了解详情
在美国以杀人犯罪被起诉者当中,其被判处死刑的可能性仅为6%15%。在实践中,美国还通过司法上诉审程序减少死刑之宣告,如在1972-1980年间,一审死刑判决 》第48条第1款规定:对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据此规定,对犯罪分子适用死缓,应当同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210.html -
了解详情
挽回,而死刑复核程序则能保证被执行死刑的人都是依法应当被处死的人,防止死刑被错用、甚至滥用。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作为判决的上级机关,能更 死刑的积极情节,也有适用死刑的消极情节。这些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内容只能由法官根据立法精神和审判实践经验来认定。法官在刑事司法中的人格化和非理性与这些情节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