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于我们进一步掌握民事诉讼主体在诉讼活动中的法律特征和活动原则及其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研习民诉法理论过程中,就对 民事诉讼活动,必须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民事诉讼。很清楚诉讼代理人中的法定代理人,由于他的代理权限不受限制,能够处分实体权利,且这种处分权行为能够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3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法》第13条关于处分原则的规定;2、民事实体法关于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的规定。何谓“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未做出 审理。比如,因保证合同发生纠纷,债权人以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要求被保证人偿还债务,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人民法院就应当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95.html -
了解详情
的本质特征和精神实质,其中诉讼权利义务同等原则、诉讼权利对等原则、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等体现了诉权理论精神。 (三)诉权 《法理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74。 ⑥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4。 ⑦葛洪义《法理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9942.html -
了解详情
举证。[4](P. 144-145) 在继承并发展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把反驳与证明责任密切加以联系,将承担证明责任的反驳称为抗辩,将不承担证明责任的 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1]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8954.html -
了解详情
属于当事人的一种处分权,已为处分原则所包容,因此不必作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对法院来说,调解只是民事审判中的一种办案方法。在当事人申请调解并且自愿达成 。 【作者简介】 王红岩,单位为内蒙古大学。 【注释】 [1]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新编》,法律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91页。 [2]王亚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945.html -
了解详情
并列地位,并未彻底地实现法官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正确定位。在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的规定与适用上、在庭前准备与庭审活动的关系上、法院、检察院依职权提起 领域外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委托我国律师或本国律师参或其他人与涉外民事诉讼中,其授权委托书应当经所在国公证机关公证,并经我国使领馆认证,或者履行我国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36.html -
了解详情
审法院也不得变更初审裁判而导致上诉人更加不利。例如德国的民事诉讼实行上诉不加重的原则,即不禁止利益变更原则,法院对于第一审判决,只能在上诉人申请变更的 立法的变化、改革,仅考虑了对当事人处分权的重视,根据处分原则规定上诉法院原则上仅在上诉人上诉请求范围内审理裁判,没有在此情形下进一步考虑被上诉人的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8.html -
了解详情
相当的程序法上处分权,藉以一方面基于其实体法上处分权,决定如何处分各系争的实体利益(实体权利),另一方面则本于其程序处分权,在一定范围内决定 双方的自愿,对案件具体进行审理和裁决的仲裁庭原则上也应当取决于当事人双方的合意选择。因此,传统理论往往将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不能选择法官而仲裁中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810.html -
了解详情
法典;是清末修律奠定了其后几十年里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变革的基调;是清末修律将西方民事诉讼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首次引介到了中国。经过近一个世纪 设在同级审判厅中。检察厅在刑事案件中负责搜查处分、提起公诉、实行公诉并监督判决的执行;在民事及其他案件中,为诉讼当事人或公益代表人实行特定事宜。[52] 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41.html -
了解详情
的各种诉讼权利,就一定会得到胜诉的结果。在已经贯彻程序主体性原则的诉讼程序中,实际享有权利但遭遇败诉的当事人,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因为证据灭失等不可挽回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221页;蔡彦敏:《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若干问题的再思考》,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2期。 [7]对两大法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0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