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民事起诉证据并不只面对《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条件,它还包括证明原告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以及诉讼利益和是否重复起诉等 在实务中,由于存在简单机械的理解法条,或者审查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将审查起诉证据局限于是否符合起诉条件,造成审查宽严失当。因而,有人提出,以“立案登记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00.html -
了解详情
,狭义的程序法仅指规范诉讼程序的诉讼法①,根据我国和世界一些国家的法律,诉讼法大分为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人们对诉讼法与实体法关系的认识,与对程序 重的证据,也要收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轻、无罪的证据。要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又如《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00.html -
了解详情
亲身经历了纠纷的过程,最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而最有条件收集证据。另一方面,举证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诉讼的胜负,与当事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版,第296-297页。[29]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将收集和提供证据的责任置于当事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又进一步缩小了法院依职权调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379.html -
了解详情
响应最高人民法院的号召,掀起了一场审判方式改革的热潮,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作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已被列入工作日程,人民法院通过强化当事人举证责任,使审判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立法的缺陷,现行民事诉讼法缺乏庭前证据开示制度、举证时限和当事人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定,这使得目前人民法院的某些证明活动陷入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81.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认为,各国有关专家证据的规定基本相同,事实上差距甚远,项目组之所以持上述观点,明显是源于其动机,即以民事诉讼法国际协调为目的,当然是尽可能 ,实现不同语种的沟通即便可能,也相当艰难。许多国家正是基于文化差异和本土资源对民事诉讼法的国际协调持消极甚至敌对态度,因此,以美国为核心的项目组无论如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6.html -
了解详情
,则应当进一步考虑再审是否应当称为纠错机制或制度的问题,笔者认为还是称为“纠错和救济”机制或制度比较妥当。法律上的“救济”包括了通过程序对权利人正当权利缺损 ,1998年版,第252-256页。)[12]奥地利民事诉讼法530条规定,如果当事人没有发现新的事实和新的证据方法是由于自己的过错所致,则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3.html -
了解详情
的角度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又确实具有“完善”和“补充”《民事诉讼法》的功能和作用。具体而言,《证据规定》所确立的举证时限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人民法院应当在举证通知书中告知当事人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但第二款又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确定举证期限,两款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其实比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5.html -
了解详情
一元论的角度来解释诉权问题,显然是不够科学的。[46]换句话说,由于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共同作用的领域,诉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事人“因何可以 诉讼费用等诉讼成本过高,导致当事人对诉权的行使望而却步。其五,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很多规定不利于为当事人充分行使其诉权提供有效的保障,表现于诉权行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87.html -
了解详情
对防止和纠正错误裁判,维护司法公正,发挥了积极作用。由于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抗诉条件和审理程序规定的不够具体,又较少司法解释,在审判实践中所显现的问题也 生效判决确认的法律事实,侵害对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目的。检察机关以当事人提供的新证据作为认定原判决事实不清的理由而提出抗诉法律依据不足。三、关于裁定中止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47.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可见,我国立法对于原告变更诉讼请求的期限没有任何限制性的规定,从审判实践看,原告通常是在被告应诉后甚至是在开庭审理中的法庭 民事行为效力的认定基础上,变更诉讼请求。三、明确了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和条件《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