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分流程序,并且视程序分流的阶段不同,各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力大小也应当有所区别。一般而言,需要考虑的诉讼利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法律自身价值追求 ,被追诉人的主体性权利较普通程序而言都必将受到削弱,程序主体性理论,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指明了新的言说方式,那就是,作为诉讼主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225.html -
了解详情
是宽恕他的罪行。 [v] 虽然基于能力减弱的辩护也与精神因素相关,但它与精神病辩护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力减弱辩护并非能 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辩护人可以提出能力减弱辩护。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无权直接申请精神病鉴定,只能向公、检、法机关提出申请,由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100.html -
了解详情
欺骗等非法的方式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绝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2009年5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与江苏省盐城市中级法院合作开展 无非法取证之事实,而不证明刑事案件发生过程的事实与情节,这与普通证人证明案情本身确有较大区别。尽管司法实践中讯问人员很少出庭或出庭之后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835.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部门及社会的广泛认同。 2、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与其他刑事政策的比较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质是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既要有力地打击和震慑犯罪, 在自愿的基础上自行就民事赔偿达成一致,被害人谅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要求司法机关不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我省在2007年10月就出台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087.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说话的能力而无说话的权利。公民是否具有话语权是前法治社会和法治社会相区别的标志,公民的话语权体现在司法判决中就是当事人的辩护权,当事人具有说者的地位 走向价值论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载《法学》2001年第1期。 {14}姚莉、詹建红:刑事程序选择权论要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角度,载《法学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430.html -
了解详情
新区挂牌成立)。 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法律援助制度相比,公设辩护人制度或许更能解决法律援助实践中的一些症结,一是有利于真正将《宪法》中被告人有权得到 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切合恢复性司法的司法改革思路。犯罪嫌疑人向被害人及家属道歉并得到谅解,积极进行赔偿的同时,配合检察机关完成义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87.html -
了解详情
有关思想的探究。韦伯的法律类型学是围绕这样两个轴建立起来的:首先它区别形式系统和实质系统;其次又将其分为理性的和非理性的。 形式系统具有自我满足 种体现是证据法以积极的方式规定诉讼参与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对于在刑事诉讼法以及证据法中嫌疑人、被告人应享有哪些权利,现实中没有也不应该有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89.html -
了解详情
将精力更多放在与犯罪、法定量刑情节有关的证据收集上,对一些涉及到被告人成长经历、品格证据等酌定情节收集极度匮乏,几乎完全依赖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 在公诉、侦查机关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可以由被告人方承担举证责任,由其予以证明,该证明标准与定罪标准有所区别,可以采用盖然性优势的证明标准。[26]对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10.html -
了解详情
是自动投案,而是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余罪自首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被判刑后的罪犯,交代了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异种犯罪事实, 并不影响如实供述的成立。如实供述还有彻底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程度的区别。 自己的罪行,既指自己实施的犯罪事实,也包括自己组织、指挥、教唆、帮助的犯罪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85.html -
了解详情
均为检察官需要承担的职业伦理义务,都要求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关注真实和正义。 两者区别主要在于:第一,指向不同。真实义务是检察官基于诚信而向法庭承担的坦诚义务, 不利被告人之证据均要出示、利与不利被告人之上诉均可提起)的立场要客观,强调的是检察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有的理性态度。第二,真实的界定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6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