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公权性救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意志,但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其解决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有自我决定的 的实质性约束。既然民事诉讼法尊重当事人对于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的选择权,那么也就应当尊重当事人对再审程序选择权。这样才能在诉讼中建立起公权力与当事人处分权之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92.html -
了解详情
的要件,[11]使瑕疵情况得到消除。只有被诉行政行为的违法方面在判决之后及时得到补正,违法与有效共存的诉讼特例才不会对法治行政构成颠覆性的 年第3期。 [18]参见薛刚凌:《行政判决论》,载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25-426页。 [19][日]室井力主编:《日本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37.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请不予支持。三原告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国资办已认定B公司的原始注册资本金归三原告等集体所有,一审法院在未查清B公司原始出资情况下否定 这里,民事关系和行政关系交织在一起。一旦当事人就房地产民事权利发生诉讼,由于受到房地产登记行为的制约,审理民事案件的法官往往要求当事人先提起行政诉讼,撤销房地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226.html -
了解详情
,故与商标核准行政行为无关。当然应当适用民事诉讼程序而与商标复审和行政诉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这是二者之间的第一个不同。 商标注册争议一般因三种 法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新也认为,凡是涉及到权属问题都应该是民事诉讼,法院应该按照民事诉讼程序一审二审来解决这样一个权属争议的问题。这个案件用民事诉讼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591.html -
了解详情
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该规定在范围上还是比较宽泛的, 依据该规定,检察机关应当有权对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全部诉讼过程进行监督。 审理程序与裁判结果的公正合法, 以国家法律监督者的身份参加诉讼。参与诉讼权应当及于诉讼的全过程, 包括对一审、二审及再审审判情况的法律监督。检察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597.html -
了解详情
”,一旦适用“决定”检察院就失去了抗诉权。而无论是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不予受理”都是使用“裁定”,这是三大诉讼法相通的理论。 (四)特殊情况下适用裁定终止审理 共同犯罪案件未规定非共同犯罪被告人上诉后死亡的处理,也没有规定一审判决错误,在上诉人死亡的情形下,二审法院如何处理。 二、对刑事诉讼法第1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5.html -
了解详情
是公权性救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意志,但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其解决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有自我决定的 的实质性约束。既然民事诉讼法尊重当事人对于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的选择权,那么也就应当尊重当事人对再审程序的选择权。这样才能在诉讼中建立起公权力与当事人处分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8.html -
了解详情
是公权性救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国家的意志,但民事诉讼毕竟不同于刑事诉讼及行政诉讼,其解决纠纷属于“私法”领域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理应有自我决定的 的实质性约束。既然民事诉讼法尊重当事人对于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的选择权,那么也就应当尊重当事人对再审程序的选择权。这样才能在诉讼中建立起公权力与当事人处分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0.html -
了解详情
一、问题的提出 行政诉讼的本质是以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进而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障和发展人权,维护行政秩序,从而达到依法治国和长治久安的目的。 最终二审法院采纳了原告的观点,在没有任何实体法律条文依据的情况下,依据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认为被告没有证据证明履行了处罚前的告知程序,依法撤消了一审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012.html -
了解详情
1990年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开展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在试点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 并最终定案容易导致有些当事人在一、二审中恶意隐瞒证据,在判决生效后拿出杀手锏向检察院申诉,通过再审从而达到最后的诉讼胜利,这是不道德、不公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29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