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目的。当然,在目前新刑法典已作出这种规定的现实状况下,司法实践依法只能以故意犯罪作为对死缓犯执行死刑的充分必要条件(注:这是就绝大多数而言。因为 没有告诉,也不存在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情况的,是否对死缓犯执行死刑?如果执行死刑,那么司法机关主动查证这一犯罪事实,是否有悖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93.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犯罪分子。不过,这种作法仅执行了4个月便被废止,同年12月2日,上述三机关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 了犯罪构成和刑罚制度,规定了追究犯罪的程序,但是刑事司法如何运用好这些制度,使得法律惩治犯罪、预防犯罪的功能收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则需要刑事政策根据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65.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保证(或承诺)在此等情况下不科处死刑或者至少不执行死刑的除外。在一般的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总是想证明自己所犯的罪行性质较轻,辩护人也多作无罪或者罪 难判,不判,不核准,改判,缓刑,或者个别赦免,过渡到多年不执行死刑,逐渐在司法实务中,即在事实上废除死刑,最终达到在宪法上明确规定保障人的尊严,废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98.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我国《刑法》第49条明确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该发条非常清晰和严格的将死刑的使用排除在未成年人犯罪之外,对于该法条应 监禁;恢复其人身自由。(2)假释只适用于执行了一定期限刑罚的犯罪分子。这是因为只有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司法机关才能考察并准确判断犯罪分子是否认真遵守监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24.html -
了解详情
,而赋予当事人双方上诉权予以制衡。(2)被动性。司法权的运作不能由司法机关主动发动,而只能由争端的一方(包括个人和国家)提起诉讼才能运作;行政权具有主动性,权力 其他公众的不安和困惑,在美国俄勒岗州,一名叫卡马里纳的犯人身患严重肾炎,面临将被执行死刑的厄运,但按照法律规定,其仍然享受到了由州承担十余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28.html -
了解详情
下称两高三部)2010年6月13日颁发,7月1日生效执行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的目的难以达致。为了抑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这消极的一面,必须通过诉讼程序来规范司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因为程序实际上是一种角色分派体系,其内容在很大程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97.html -
了解详情
拐卖的妇女罪被抓获,在被拘留期间,如实供述了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前一起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的犯罪事实。如若对乙的行为实行并罚,则能顺理成章地认定乙对前一起 或者死刑的同种数罪,原则上不需要并罚。这是因为,一般来说,对于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犯罪,应以一罪论处,也能够做到罪刑相适应。因为即使实行并罚,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86.html -
了解详情
在制定和系统修订刑法典时,因时间紧迫,要一下子将所有罪名都确立下来确有难度,所以只好留待司法机关来慢慢解决,那么现在刑法修订时,由于每次修订的内容 少年,故仍不能不处罚其犯罪。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早已敦促那些还保留死刑的国家应确立一个不得判处或执行死刑的年龄上限。但由于这一敦促并没有法律效力,而且对这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200.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适用的过程,包括从案件侦查、起诉、审判到刑罚执行乃至申诉、审判监督程序等阶段。比如,有的国家或地区,对检察官起诉标准要求较低,则可能起诉到法院的 评论员文章,似有不妥。试想,在如此情形下,二审法院乃至核准死刑的最高法院还敢改判吗?当然,这里也涉及一个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如何理性对待传媒和民意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48.html -
了解详情
数据上看,大多数废除死刑国家,其法律上废除死刑的时间与最后执行死刑的时间都有一定时段的间隔也印证了这个道理。同时,一定的民意状态还是司法实践中适用死刑 的常常是民愤一词。《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1983 年9 月2 日) 中规定:对杀人、强奸、抢劫、爆炸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