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颇,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 一、并非人民法院所有的裁定都可以提出抗诉。 我国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法均大致相同地原则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 尴尬的境地。 二、人民法院对非诉讼案件的裁定没有经过审判程序,不能成为抗诉的对象。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强制扏行的非诉讼生效法律文书主要有:行政机关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74.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为“谁说了算谁是大哥”。由此,针对检察监督的“弱势地位”而言,笔者以为,与其说民事检察监督影响法院权威,不如说在审判权威与检察威信本应良性互动的运作中, 是监督的应有之义,即“以理服人”、“言之有据”。 根据高检《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人民检察院可以调查取证的仅限于以下情形:(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76.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制度的内涵有着显著的区别。?如前所述,尽管检察机关以抗诉方式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系我国民事诉讼法所设置的一项颇具中国特色的检察监督制度,但 滥用权力”,[7]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8]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基本职能就是通过以检察监督权制约审判权的方式来预防审判权的滥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11.html -
了解详情
合法进行审查,并据此提起再审程序,事实上是国家司法权的重复行使。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通过二审程序、当事人申请的再审程序、上级人民法院提起的再审程序、本院院长 民事诉讼中检察监督之合法性与合理性以及法理上的冲突,我们必须从理论上进一步研究检察机关提起民事抗诉的条件、程序和时间等问题,其目的在于对当前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03.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性规定。此后,为了增强民行检察业务的可操作性,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先后针对民事审判程序抗诉工作、行政诉讼监督工作以及人民检察院的公开审查程序规则作了暂行性的 检察院对民行检察问题的分歧意见是根本性的,因此,不可能希冀在现行《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修订之前,“两高”会共同颁布规范性文件来指导当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76.html -
了解详情
中缺乏具休的可操作性。1997年11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检察院联合下发的《关于办理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联合国文件”)第二条规定:“接受 无力保障监督权落到实处,无力保障监督权能够得到充分、及时、有效的行使。如何改变民行抗诉案件再审难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21.html -
了解详情
3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一庭收到最高人民检察院高检民抗[2010]58号民事抗诉书后进行立案登记,同月11日移送审判监督庭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 其他上诉请求。裁判理由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企业登记主管机关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727.html -
了解详情
和维护成文法权威的需要,一般拥有广泛的审判监督权,不仅可以对法院的不当判决提出抗诉,而不论该判决是否生效和是否有利于被告人,而且可以监督审判程序是否合法,发现 名义向人民法院提出,以维护庭审的正常构造和审判庭的权威。二是在民事审判监督中,将民事抗诉权与对涉嫌职务犯罪法官的侦查权由检察机关不同的部门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713.html -
了解详情
胡锦涛 2007年10月28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675.html -
了解详情
无限再审,终审不终,感触最深。另外还有一条事由不明确,还有检察院抗诉带来对民事诉讼当事人平等地位影响的问题。 可是在社会各方面,对司法的反应是 再审的权利,同时规范申请再审的行为,避免有的当事人无理缠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再审制度。进行如下修改 修改的主要内容是明确了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过去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