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行政相对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与民事诉讼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案件的具体条件应如何规定,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结合行政诉讼的特点,再综合近年来专家的论述来确定。这也是行政再审改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03.html -
了解详情
最终使公民受教育权侵害案件往往既不符合行政诉讼要求,又与民事诉讼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使得公民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的诉讼以不在受理范围为由被驳回,结果得 的“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的情形。因为法律解释的重要性是平衡利益关系,维护社会正义。而当某一法条含义不够明确,可以有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8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活动。”对此,论者进一步解释说,“刑事诉讼中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人民法院,都必须依法收集和审查证据,并根据证据查明 价值、伦理成本等多种因素;其二,作为一种认识活动,诉讼证明必然受制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因此,真理性与正当性的关系表现为双重性:第一,证明过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9.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一种方法和态度,这种态度将法律看作是一种自足的法律规则体系,它并不关心法律与其他社会要素的关系,而是关注这种法律规则体系本身。任何法律之外的其它要素 会降低宪法的地位,参见蔡定剑,“宪法司法化四人谈”,前注11引文;或者宪法司法化会导致宪法诉讼的滥用,参见沈岿,前注11引文。这种狭义的主张构成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46.html -
了解详情
。 4.宪法救济与法律救济的关系。公民的法律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救济制度来保护自己的法律权利,而法律救济制度主要是民事诉讼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和刑事 下,不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违宪审查,其宪法规定的选举权必然形同虚设。) 第二,除上文所论述的案件性、当事人资格、穷尽法律救济、时效性等条件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9.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可能面临清污义务人去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告海事机构清污费用要价太高。同时也可能面临被清污单位提起民事诉讼,因为双方之间构成了委托关系,清污单位有权要求委托方 有什么优势,笔者将在下文论述。截至笔者发稿前,本案中该起事故的清污公司已对兴中盛轮所属安徽中盛海运有限公司提起民事诉讼,清污公司索赔费用超过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2766.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法院裁判结论客观上不符合案件真实情况。由于民事诉讼的固有特性,受制于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认识能力、诉讼时限以及证据规则和证明责任等综合因素,民事诉讼 112;柴发邦,见前注[9],页100、359;杨立新:“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与司法公正”,《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页54。 [13]戴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812.html -
了解详情
意义的学术观点不仅无法得到支持,反而滋生出不少似是而非的问题。在论述前述这些相关问题之前,还是要从法律思维与法律方法的关系上人手,从法律方法和法律思维的常识和 而不考虑规则,而是压根就不习惯于用规则方法和程序技术来考虑事案的处理。 产生诉讼的案件更是这样。让我们再看一个民众议论态度基本严肃、较少被娱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848.html -
了解详情
了空前的扩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司法系统内部的联邦最高法院和州法院、司法权力和立法执法权力之间的关系与结构,促使司法管辖权和司法审查权得到充分的充实 积极性的发挥,以及由此对于审判机关的约束和影响,即对于司法专横的克服[5]。甚至于在行政诉讼方面并不设置特定的有别于民事诉讼的程序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9.html -
了解详情
性,即哪些事项属于受案范围;利害关系人的原告资格、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行政主体的原告资格、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资格;村民委员会、学校、体育组织等的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之第1218条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将有法律上利害关系作为受案标准,并且规定联营企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1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