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谈话、讯问,或者未被宣布采取调查措施或者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一般不应超过3 年;(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一人,负事故主要责任并且具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所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即:酒后、吸食毒品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0654.html -
了解详情
调查谈话、讯问,或者未被宣布采取调查措施或者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一般不应超过三年;(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抢夺的,或者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一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0635.html -
了解详情
调查谈话、讯问,或者未被宣布采取调查措施或者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一般不超过三年;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 、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盗窃民间收藏的文物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第一款第(一)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4933.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法庭不应当作为李XX定罪和量刑来采纳的依据。 7、李XX具有投案自首的情节,依法应当认定为投案自首。从李XX的捉获经过以及2012年3月22日 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一条:“5、其他符合立法本意,应当视为自动投案的情形。”的规定。因此,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123.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交通肇事后逃逸呢? 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通过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3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 李某随办案民警去交警大队的行为应认定为自动投案,在做笔录时如实供数自己的罪行,符合《刑法》第六十七条之规定,是自首。但其逃离交警大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5.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行为人将不可能被认定为自首,可能影响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职务犯罪行为人的悔罪表现和供述的一致性。司法解释将自动投案解释为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 嫌疑人,帮助其真诚悔悟。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规定》。 [2]张建升:《加强和改进法律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2.html -
了解详情
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其他罪行的行为 悔过自新,提高办案效率,实现刑法目的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单位自首的问题。刑法及司法解释均未对单位自首的法律问题作出相关规定,这给司法实践中认定和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869.html -
了解详情
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以自首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4)视为自动投案的自首,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5% 出台前,认定以上犯罪,原则上仍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罪名。对行为人对同一宗毒品实施了两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047.html -
了解详情
一宏观背景下。因此,刑法修正案(八)将以前法律没有规定、但实践中又经常运用的坦白政策予以法律化,刑法修正案(八)第8条规定:在刑法第六十七条中增加一 坦白,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852.html -
了解详情
写作年份】2010年 【正文】 浙江高院于2009年8月1日颁布《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二条第一款认为交通肇事后报警并保护事故现场,是道路 行为重复评价为自动投案,从而认定被告人自首。此规定一出,持反对意见者多从刑法设立自首精神的角度进行反驳。笔者认为,从规范角度看,该解释涉及一个至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09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