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犯罪有高概率联系的物品,尽管持有可能由作为引发或者产生作为,若没有证据证明作为的存在,或作为本身不具有刑法意义而无法构成作为犯罪,则持有犯罪本质 是在我国违法和犯罪二元化评价的处罚结构下,行政处罚的价值不容忽视[22]。因此,在立法阶段,刑法谦抑思想可以起到限制危害性原则的作用,使其批判机能充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2802.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或下属部门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处罚,所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主体不适格。 (二)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这方面,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个别机关没有意识到 损失越少,处理的难度相应也越小。 4.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相对人的行政违法行为通常采取过错推定原则予以认定。即只要相对人有法律所规定的行政违法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18.html -
了解详情
排除规则,但该议题仍然主要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152}该折中立场旨在先进行原则规定,待今后再出台具体细则。{153}这种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两个 提出指控的关键因素。{280} 第七,由于新近制定的证据规则仅适用于刑事案件,而没有将行政处罚纳入到调整范围。{281}如果警察并非致力于通过刑事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19.html -
了解详情
窝藏罪或包庇罪。 四、逃避处罚是否包括违法的减轻处罚 一般认为,本罪中的处罚是指刑事处罚,不包括行政处罚。但是,逃避处罚是仅指违法的免受刑事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使黑社会性质组织及其成员逃避查禁,而通风报信,隐匿、毁灭、伪造证据,阻止他人作证、检举揭发,指使他人作伪证,帮助逃匿,或者阻挠其他国家机关工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850.html -
了解详情
。但若具备下列四要件时,亦得无令状原则适用需要:第一,询问、检查程序非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第二,取得资料证据当然不能用于刑事程序;第三,手段仅以 号解释及第251号解释指出,宪法第8条有关人身自由的规定,不仅适用于刑事案件,对于行政处罚也同样适用,违警罚法规定由警察官署裁决之拘留、罚役,系关于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7953.html -
了解详情
刑种和确定刑度等地方都存在着自由裁量权,在财产刑适用方面的自由裁量幅度较行政处罚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往往涉及权利的保护与救济,其中“ (无罪判决的证据要求严格于拘留逮捕的证据要求)决定了有可能存在合法的“错拘、错捕”。 但是对于合法的“错拘、错捕”依违法归责原则受害人得不到赔偿,这是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215.html -
了解详情
重新作出、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被认为是合理性司法审查在我国行政诉讼法上的体现。[8]此外,该条要求人民法院应当审查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 将面临严峻考验。 最后,在行政诉讼法上,合理性原则处于从属地位,缺乏具体规则的支持,其适用范围和操作性都存在问题。行政处罚显失公正可以判决变更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18.html -
了解详情
比如,行为人正在销毁或转移重要证据,或者正在实施严重违法等情形。间接强制调查,是指当调查相对人拒绝调查时,行政机关可以采用行政处罚、刑罚等手段为担保 调查相对人履行义务的情形。 任意调查与强制调查分类的法律意义,主要在于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任意调查的进行与否,完全取决于调查相对方的同意。调查相对方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19.html -
了解详情
第4条规定了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第54条第(一)项规定: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 版,第33页。 [39]联合国《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第15条。 [4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23.html -
了解详情
诉的行政机关给付行为是否合法。举例来说,在行政处罚诉讼中,被诉行为只要存在《行政诉讼法》第54条所规定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 博方《行政法》,第122页。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界对此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原则判决说、具体判决说和根据情况判决说(类似于德国裁判时机成熟理论)。参见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