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暂停实施和废除法律。 二、下列事项应以法律规定: (一)澳门居民资格和居留权制度; (二)澳门居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限制; (三)选民登记和 澳门原有法律制度之特点之前提下,应参考中国内地的立法法之内容,借此明确法律与行政法规间之关系,当中包括: (1)应详细列出应由法律管制之事宜; (2)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6665.html -
了解详情
两种资格。在登记阶段并没有把主体资格登记和经营资格登记分开,但是在注销过程中,由于注销事由不同,经营资格与主体的消失可能出现不同步的情况。当企业在 主体资格,因此,在注销个体工商户时,可以视为主体资格没有消亡(自然人主体),只是取消了经营资格。可由行政许可机关直接办理注销手续,收回营业执照,公告注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96.html -
了解详情
个人的利益集合体和代言人,因此,其原告主体资格具有可替代性。 二、环保行政机关: 司法解释规定的间接否定 环保行政机关作为环境事务的主管部门,学界对其 诉法司法解释等现行立法规定对环保社会组织原告主体资格的保障。对环保社会组织原告主体资格的立法保障遵循了实体立法与程序设计双管齐下的构建途径。新民诉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5739.html -
了解详情
人可能没有途径消除或有效地消除这种影响,他所遭受的损害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救济,这显然与行政诉讼应有的作用不相符合。 二、对几种特殊情况下原告资格的 如果相对人之外的其他人证明其平等竞争权受到行政行为的侵犯,应当承认其原告主体资格; 3、诉行政不作为的原告资格问题。行政不作为的原告限于申请人,即行政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36.html -
了解详情
(二)两大法系行政不作为司法审查制度的借鉴 行政法的救济方式是以起诉资格的统一化、宽泛化为发展趋势的,而我国面临着行政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标准严格的问题。 主体提起行政不作为诉讼的想法,普通民众举证能力、诉讼能力上的不足,与行政机关实力根本难以抗衡不说,极为普遍的厌诉心理作祟就印证了这一想法的不成熟,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0077.html -
了解详情
”来保护“市场”,而不是相反;法律行为不应因主体资格的不足而无效。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的规定与此相悖,应当加以修改。引言民法中的资格 经由资格的取得程序,可以使管理机关获得进行行政管理必要的信息,有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和社会经济秩序的维护;同时在授予市场主体资格的过程中,管理机关可以通过考察市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966.html -
了解详情
具体实体法作出规定。 从民事公益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的关系来看,不宜抽象地规定行政机关具有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如上所述,行政机关对于公共利益往往具有法定的 但该修正案草案中并未引人环保公益诉讼制度,表明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草案并未与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公益诉讼制度实现良好的对接,这是令人担忧的。 [8]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503.html -
了解详情
体制划分的必然结果。例如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六章中规定的很多罪名,都与行政违法行为密切相关。然而就具体的衔接机制而言,则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特别是 在于解决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运用的资格问题。而导致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运用的障碍就在于行政证据的取证主体以及证据形式等因素。换句话说,赋予不符合《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351.html -
了解详情
,在行政诉讼中,谁有资格向法院起诉,是行政诉讼程序必须首先予以解决的问题。它不仅与公民权利的保护和监督行政主体能否依法行政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制定法的形式加以明确。[11]各家间无法形成完善我国原告资格的共同方案,对于采用一步到位式还是循序渐进式的完善途径也缺乏共识。 为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034.html -
了解详情
在我国却还看不出有丝毫松动的迹象。④ (四)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合二为一,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不规范 源于我国传统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设计并不注意区分公法 自身利益的理性个人所组成的客观现实,使其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经济特质,利用行政权力争取部门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办证、审批或盖章意味着收费,权力含金量越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9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