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 [5]王青林,人权启蒙与科学主义重建——晚近十年宪法学研究的几点哲学思考[J],吉林:当代法学,2004(3)。 [6]《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Z],北京 年第1版,第105页。 [22]转引自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版,第195页。 [23](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9.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是构建法治社会最有用的工具之一,没有规则就不会有法治社会”[36],在中国现有条件下,我们不宜过分强渲染法官“造法”的价值,一方面,这是由我国法治 曼:《大陆法系》,第40页。[12]参见[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载《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遍》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13]参见[古希腊]亚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主题发生了关联。[6] 然而,法理学所谓的根本问题的正当性何在?为什么法理学必须思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这似乎是一个从来没有追问的前提问题。正是对这个 论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把它当作一个与我们的生活现实无关的历史问题或者西方思想史上的问题。我们谈论它是由于教科书中传授常规知识的需要,而不是由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9.html -
了解详情
则无法对法律理论进行系统的抽象归纳和总结。二是许多课程(诸如,法理学、法制史、法律思想史等)难以用模拟审判的方式进行。三是模拟法庭所假设的案件事实不能引起学生 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相林。对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2,(7)。 〔2〕、〔3〕苏力。法治及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html -
了解详情
同样的功利主义的道路上来;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明白,在思想史上,从来就不存在没有立场的理论的话,我们对于法律实证主义的功利主义基础就会有更为同情的理解。一如 。 [35] 以上例证及引述参见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刘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9-51页。 [36] 奥斯丁:《法理学的范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7.html -
了解详情
,载《求是学刊》2010年第6期;苗连营:《民生问题的宪法学思考》,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等。 [7]《爱因斯坦文集 1960年宪法、朝鲜1948年宪法、中国1954年宪法、越南1959年宪法、蒙古1960年宪法。 [22]徐爱国等:《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513.html -
了解详情
双重解释系统。 田:您对宪制发生学的思想史重构和对《清帝逊位诏书》的专题研究,具有典范性。说起现代中国宪政的演化,我忽然想起了政协。我觉得 权力与个人权利到底如何进行妥当的制度化安排,马克思主义无意于也没有进行十分成熟的理论思考,它的终点和重心不在国家,因此国家理论只是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历史理论的附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2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效果的坚持和对社会效果的固守。基于刑事裁判的民本思维立场,从民心来思考中国刑事陪审制度在法治进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是新时期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 2010年5月14日。 [4][美]杰弗逊:《杰弗逊文选》,《西方法律思想史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i983年版,第353页。 [5]《中华人民共和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68.html -
了解详情
】 [1] 有关于此,参详拙文:论国民的法治愿景关于晚近三十年中国民众法律心理的一个观念史描述,载《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2] 晚近一百 相对勘。 [11] 参详赵鼎新:评王绍光的《民主四讲》,载《政治思想史》2010年第2期,页182以下。 [12] 仅长沙一地,面对非法拆迁,近年来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1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说是科学主义的,把历史当作一门科学,关注点在于政治史、事件史。 建国后的中国史学研究,在传统的史学研究中加入了科学性的成分,而重要的变化在于,以 从事件史、政治史到社会史、经济史再到文化史、思想史。 二 外国法律史涉及到研究外国的法律,比较法的出现必然对外国法律史的研究产生影响。一个明显的例证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70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