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怎样判断是否构成数罪以及是否应该并罚却没有具体的规定,这就造成了司法工作人员在罪数判断上的分歧。同样的案件依据不同的判断标准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而究竟 犯罪主要是性质较轻而分则条文中又没有定量因素限制的犯罪,比较典型的是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侮辱国旗、国徽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186.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对公民隐私的保护,主要有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第一款: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百五十二条 来获取个人信息,因而相比与其他自然人和法人,其犯罪的情节更为恶劣。所以,在司法工作人员认定犯罪情节的时候,可以根据主体来判定。若是犯罪的主体是拥有公权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07.html -
了解详情
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等单位和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不同途径,采取不同方式,认真、及时地开展对两《证据规定》的培训和学习工作,要求精心组织相关办案人员参加专项培训, 的理论与实务研究》,载《现代法学》1996年第3期;宋英辉:《关于非法搜查、扣押的证据物的排除之比较》,载《政法论坛》1997年第1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986.html -
了解详情
而提供的书面说明文本。 情况说明的制作主体为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司法实践中公诉部门、审判机构、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证人、被害人等一般均不提供情况 论具有侦查权的国家工作人员。 4.相关诉讼规则的缺失。英美法系为了适应对抗式诉讼模式以及陪审制的需要,逐步确立了传闻证据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交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096.html -
了解详情
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规定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第61条 逼供现象发生。 (三)对刑讯逼供者严格执法。 刑法第247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61.html -
了解详情
年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即表述了无罪推定的基本含义,但这一理念在广大司法工作人员心目中一直未得到牢固确立,这就为现实中有罪推定的盛行开了方便之门 ,如非法证据的认定标准、取证制度、异议制度、认定程序,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施中落实,从而为遏制刑讯逼供增加一道制度屏障。 4、确立讯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924.html -
了解详情
的或反人性化的。现在我们到银行里办事,都能很舒适地坐在调节椅上面对工作人员,这样我们就受到了人性化的对待。而如果我们由于犯错被请到派出所里, 压力,使侦查员迫于压力,在证据链条不全,无计可施之时,不得不转向求助于刑讯逼供等非法获取证据的手段。因此,要做到人性化执法,就必须从公安机关的领导者开始,到全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35.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即表述了无罪推定的基本含义,但这一理念在广大司法工作人员心目中一直未得到牢固确立,这就为现实中有罪推定的盛行开了方便之门 非法证据的认定标准、取证制度、异议制度、认定程序,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施中落实,从而为遏制刑讯逼供增加一道制度屏障。 4、 确立讯问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69.html -
了解详情
陷害罪)的,从重处罚。第245条第2款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非法搜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的,从重处罚。第307条第3款 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7件。经过努力,全国检察机关已经初步建立起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高检院、各省级检察院和308个地市级检察院设置了预防机构。高检院与中央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839.html -
了解详情
的几种特定的犯罪(如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等犯罪,见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2款); 是年满14周岁、有责任能力的人;有的犯罪构成还要求是特殊的主体,如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等。比如贪污罪、受贿罪,其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