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用的民事诉讼法经过数次修正。为了因应上述情势,司法院于2001年成立行政诉讼制度修正委员会,研究修正行政诉讼法。台湾地区于2007年通过《行政诉讼法部分条文修正案 制度的衔接与分工,依然没有列入。 在简易程序部分,改以地方法院行政诉讼庭为第一审管辖法院,以高等行政法院为第二审管辖法院。另为避免以高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1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诉讼庭审方式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所谓行政诉讼审前程序主要是指在案件开庭前包括立案审查,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举证通知书、起诉状、开庭传票以及庭前举证 的现象,同时又保障了当事人充分行使质证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于案情比较复杂或证据数量较多的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55.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简易审程序,在立案、审查、庭审、裁判、送达等各个环节充分体现方便老百姓的思想宗旨。要坚决克服机械执行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行政诉讼程序的 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或者规避履行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依法强制执行。对一审法院执行确有困难的,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41.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法权益同监督行政主体依法行政的和谐统一,并力求使双方在行政程序中权利义务的明显不平等在行政诉讼中得以适当平衡。因而,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行政 在审理案件中全然不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的禁止性规定,即“人民法院不得为证明被诉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60.html -
了解详情
又决定着“司法”这一社会“整合”体系实现社会规控的方式、程度和实效。一直以来,在“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政治原则的感召下,我们对“真理”孜孜以求,致使“四级两审”制度框架 的第一次适用,而行政诉讼程序是第二次法律适用,是一种复审程序。行政审判是一种由法院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复审,类似于上诉审,美国的司法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78.html -
了解详情
相比历年结案数更加宽口径的收案数。 第二组数据考察的是,历年法院一审判决中维持判决与撤销判决的占比,旨在分析在行政诉讼一审阶段中,法院判决是否存在一定的 原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楚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可见,行政二审以书面审理为主,而再审则一定是事实审。 综上,再审单纯是纠错程序,而二审在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4641.html -
了解详情
少。《行政诉讼法》正式施行以后,将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完全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一方面是考虑法院的承受能力; 另一方面是对我国宪法已经对 没有可具操作性的程序性内容。而具体明确的审査程序是对规范性文件进行有效审查的保证,因此应当对具体的审查程序作出明确具体的细化规定。比如应当对何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1628.html -
了解详情
时,才会允许当事人上诉。由于门槛较高,在德国上诉成功率只有10%左右。但是一旦二审程序开始,则多数是事实审程序,如果当事人还是不服,则要依据同样的标准和 调取为主,而不是主要依靠当事人举证。这充分体现了大陆法系国家职权主义的色彩。在行政诉讼中,这种职权主义很好的改善了相对人举证能力较弱的不利状况。其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497.html -
了解详情
即自愿原则、合法原则和不是诉讼必经程序的原则。针对调解工作出现的问题,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王子宜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司法会议上指出:司法机关的工作 中心。如果发生这样的结果,那就是民事诉讼制度的错位和越位。 五、调解在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中不具有价值优先性 本文开头部分提到最高人民法院之所以采用工作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641.html -
了解详情
确凿的标准;而对于那些轻微的案件,对证明标准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以上说明,在行政诉讼证明中,只讲法律真实,摒弃客观真实也未必是正确的。 【作者简介】 陈 版,第266页。 [11]迈克麦考韦利发教授:《对抗制的价值和审前刑事诉讼程序》,载《英国法律周专辑》,法律出版社、博慧出版社1999年版 [1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