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分析】本条实际上是劳动仲裁委员会可以先行部分裁决获得执行(当然只限工资和医疗费用给付)。这样就避免 未明确债务偿付期限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 (三)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能举证证明解除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 此二项内容实际上把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29.html -
了解详情
企业(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国有企业转为私营企业,国有企业与外商合资等。(3)用人单位改变企业组织形式的,如原国有企业转为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转为股份有限公司 ,确无岗位的,按下岗职工处理。这些人员如在其他单位就业或自谋职业的,原企业与其解除劳动关系。限期不回的,按自动离职处理等等。 2、先承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824.html -
了解详情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07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 国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制度。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939.html -
了解详情
与仲裁的事项是基于同一事实而产生的,相互之间具有依附性。 9、当事人双方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均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双方当事人互为原告和 或支配的人员,应认定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 14、劳动者长期未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又未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双方长期两不找,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43.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情形的员工,企业应当主动与之订立书面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五、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如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的替代通知期工资(简称“代通 《意见》明确,企业在未满足该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裁员,被裁员工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司法机关可以支持。 企业应对:企业在进行经济性裁员过程中,应尤其注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289.html -
了解详情
法释〔2006〕6号)》第二条拖欠工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劳动关系仍然存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申请仲裁超过六十日为由主张不再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第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提出变更或解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94.html -
了解详情
。依照我国1994年《劳动法》的规定,在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劳动者主观过错外,基本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劳动合同到期终止、约定终止的情况下,用人 劳动者定位的转变过程,也是从抽象人视角向具体人视角转变的过程。被动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大多情况下是劳动者分层中的底层人群,非自愿性的失业带给他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47.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恶意规避法律的行为,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可以确认该行为无效。 劳动者如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段时间后又重新入职到同一用人 本单位工作年限的请示》的复函中规定,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与同一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时间。按照《劳动法》及有关配套规章的规定,劳动者患病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849.html -
了解详情
合同。这种口头或其他形式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满后,用人单位认为当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时,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并不予赔偿,其实该做法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单位应当提出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事实和证据。 八、劳动合同解除、终止的管理及风险防范 1、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997.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围绕这部法典,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各地立法机关和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劳动法律体系,打破了按照用人单位所有制性质区分劳动关系和制定法律的模式,普遍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新型用人制度,规范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6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