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从而影响到刑罚轻重的各种事实情况。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是量刑的两大根据,作为量刑情节的事实要么反映 ; 第十、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2)未遂犯;(3)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犯;(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51.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为实行行为主体,身份人员充其量为间接正犯;另一种错误看法是认为一个共同犯罪里只能有一个实行行为。实际上,共同犯罪人各自的行为只要能独立构成刑法分则规定之 间接实行犯,是指利用他人为工具而实行犯罪的情况,它主要在如下场合成立:①利用无责任能力者,如教唆精神病人伤害他人,我国刑法亦有此规定。②利用缺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96.html -
了解详情
开枪能杀死人的3岁小孩,或者是已经丧失对于自己行为辨认能力或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他在客观上用枪瞄准他人胸口开枪的行为,就既不可能包含刑法中 具体法律的规定。还必须说明的是:三阶层理论中的违法性(Rechtswidrigkeit)仅是犯罪成立的条件之一,即使认为这个概念中已经包含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内容,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67.html -
了解详情
: (1)刑事违法性概念的界定 刑事违法性的概念应当这样界定:刑事违法性是对符合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生活行为事实进行违法阻却事由判断和社会危害性( ,首先就是要求从社会伦理的观点来看是当罚的,幼童的行为及精神病人的行为应当排斥在犯罪行为之外。[19]所以,应受刑罚处罚的必定包括了行为人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51.html -
了解详情
: (1)刑事违法性概念的界定 刑事违法性的概念应当这样界定:刑事违法性是对符合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生活行为事实进行违法阻却事由判断和社会危害性( ,首先就是要求从社会伦理的观点来看是当罚的,幼童的行为及精神病人的行为应当排斥在犯罪行为之外。[19]所以,应受刑罚处罚的必定包括了行为人责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26.html -
了解详情
着银行的错误。这种不当得利行为一直等到被告人离开广州,行为的性质才转变为非法侵占犯罪。[3] 无论辩护律师的上述观点是否成立,法院都应在判决书中给出必要的回应。 ,已在国外受过刑罚处罚的;有立功表现的;预备犯;犯罪后自首的;尚未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被教唆者未犯被教唆之罪的教唆犯,等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87.html -
了解详情
的轻视社会、他人利益的心理, 有助于树立人们的社会保护意识, 从而最终减少共同过失犯罪的出现。其次, 可以使受害人得到更好的保护, 受到侵害的权利及时得到救济。 是不可避免的、不可防止的、不能减少的犯罪形式, 这就等于说过失犯罪行为同处于丧失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的行为一样, 是没有人的自己的正常能动作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84.html -
了解详情
,前者构成挪用资金罪,后者构成挪用公款罪;若他们各自利用自己的职权共同实施受贿犯罪行为,前者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后者构成受贿罪(即理论上的公务受贿罪)。 。总则中的规定如: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89.html -
了解详情
开枪能杀死人的3岁小孩,或者是已经丧失对于自己行为辨认能力或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他在客观上用枪瞄准他人胸口开枪的行为,就既不可能包含刑法中 具体法律的规定。还必须说明的是:三阶层理论中的违法性(Rechtswidrigkeit)仅是犯罪成立的条件之一,即使认为这个概念中已经包含构成要件该当性的内容,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65.html -
了解详情
(4)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情节的:①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刑法第18条);②未遂犯(刑法第23条);③被教唆的人 一贯表现则是指犯罪分子以前是否有前科劣迹,思想职业道德素质等。 (7)犯罪分子在犯罪以后的态度或者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是否如实交代罪行,是否有悔罪表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6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