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促使控诉方积极地履行其控诉职能,我国原则上应当禁止控方提起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 2.为了防止缠诉现象,对于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法院应当首先举行独立的听证 区域。 [9]即侦查、起诉和审判这三个阶段完全独立而互不隶属的诉讼阶段,犹如工厂生产车间的三道工序,公安、检察和裁判机构在这三个环节上分别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85.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一方当事人欺诈诉讼离婚申请再审的,应当立案再审。对于一方欺诈诉讼离婚事实成立的,应当确认离婚无效,撤销离婚判决或调解。 撤销离婚判决或调解后,一方要求离婚的 或诉讼离婚确定判决(包括调解)而消灭,但因该离婚登记或判决嗣后又经变更,致使后婚姻成为重婚者,若重婚双方当事人均系善意且无过失信赖一方前婚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035.html -
了解详情
万件以上。以2010年为例,各级法院受理申诉、申请再审案件121643件,经审查决定再审26800件,决定再审案件占同期全部诉讼案件的3.4。全年审结各类再审案件 部分地归因于法院在裁判时考虑了后续的执行问题,努力做到案结事了;同时也可能说明,诉讼当事人对生效司法判决的服从程度在提高,抵触在减少。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034.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代理人、利害关系人对于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权向该机关申诉或者控告: “(一)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释放、解除或者变更的; 条,修改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按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 五十、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87.html -
了解详情
benefit from his own wrong)。此外,法律对这些再审理由的明确性或称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这就从证明标准的角度抬高门槛,以限制提起不利于被告人 利于被告的再审理由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就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虽然民事诉讼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49.html -
了解详情
)及(程序保障)之调和机制。[3]我国有学者提出,所谓第三人撤销之诉,是指因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诈害,或因受确定判决效力影响而受到不利的原诉讼 这一程序的主体仅包括法院、检察院和当事人三类,第三人并不能直接申请再审。法院主动启动再审受到了理论界的批评,限制法院的这一权利几乎已成定论;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16.html -
了解详情
在承办案件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不认真、公正地履行职责,情节比较严重但尚不构成犯罪的情形。这些情形一般不属于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法定情形,或者虽然属于当事人可以 和有效纠正,这对于保障刑事诉讼的依法进行、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显然是极为不利的,不符合依法治国、保障人权、加强法律监督的要求。所以,应当在司法体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887.html -
了解详情
,在必要时辅之以询问程序和补充提供材料的要求程序,可以视案情需要灵活设定再审的审查判断程序。这种立法例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在过渡时期作为再审程序 后予以驳回或否定。此时,该当事人也不复具备申请再审的权利。 其三,建立再审前的和解制度。和解制度或调解制度是贯彻于诉讼的全过程的。在生效裁判作出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94.html -
了解详情
决案件的效力,形成为一事不再理原则。该原则的精神是,当事人对已经判决的案件,不得申请再审,既决案件的判决被看作是真理,决不允许被推翻。此时的一事 人权为中心的权利本位观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观念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人们对人权保障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44.html -
了解详情
依职权决定是否合并审理。因此,对于小额诉讼中被告提起反诉,或者当事人变更、追加诉讼请求,只要不超出小额诉讼标的额的范围,都可允许继续适用小额程序审理; ]尽管这一复核程序具有选择性,不影响当事人上诉的权利,但如我国未来小额诉讼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其救济手段采取当事人申请再审程序,则在某些方面,对我们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