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量刑因素,而是刑法明确规定必须予以考虑的量刑因素。例如,司法工作人员实施强奸犯罪,作为司法工作人员应当担负起保护人民,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神圣职责,一般情况下 的特定的资格、状况。有一些能够影响定罪量刑的因素,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与具体的犯罪不具有联系,因为所有的个罪都会由于这些主体因素而对定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16.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的,也不问是由精神病人实施的,还是由精神正常的人实施的[6].尽管将刑法保护客体表述为社会生活共同秩序,但可以了解到,犯罪的实质概念是以 积极的意义,所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参考文献:[1]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13-116页。[2][意]贝卡利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34.html -
了解详情
反映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从而影响到刑罚轻重的各种事实情况。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是量刑的两大根据,作为量刑情节的事实要么反映 ;第十、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2)未遂犯;(3)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犯;(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15.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的,也不问是由精神病人实施的,还是由精神正常的人实施的[6].尽管将刑法保护客体表述为社会生活共同秩序,但可以了解到,犯罪的实质概念是以 积极的意义,所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参考文献:[1]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13-116页。[2][意]贝卡利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08.html -
了解详情
为实行行为主体,身份人员充其量为“间接正犯”;另一种错误看法是认为一个共同犯罪里只能有一个实行行为。实际上,共同犯罪人各自的行为只要能独立构成刑法分则规定之 间接实行犯,是指利用他人为工具而实行犯罪的情况,它主要在如下场合成立:①利用无责任能力者,如教唆精神病人伤害他人,我国刑法亦有此规定。②利用缺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46.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防控问题。无法律责任能力的主体包括少年儿童(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在21世纪的后数十年中受到世界各国社会的普遍重视。前文所述 控有相当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则在防控青少年(未成年人)犯罪方面作了许多积极有效的实践性探索。1999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施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1.html -
了解详情
10、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第18条第3款);(2)未遂犯(第23条第2款); 参见《刑法》分则。二、酌定量刑情节有哪些?酌定量刑情节是刑法未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与刑事政策,由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量刑时酌情考虑的情节。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9724.html -
了解详情
情节是刑法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应当予以考虑的情节;酌定量刑情节是刑法未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与刑事政策,由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量刑时酌情考虑的情节。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第18条第3款); (2)未遂犯(第23条第2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724.html -
了解详情
人的。刑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不能完全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应处死缓。 B、罪行极其严重但属犯罪 从宽处罚情节的做死缓辩护 酌定从宽处罚情节,是指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但根据刑事立法精神和有关刑事政策,由司法机关根据审判实践概括出来的,在裁量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847.html -
了解详情
产生,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刑事实证学派关注更多的可以说是未成年人犯罪和精神病人犯罪问题,主张建立专门的未成年管教所、精神病院,并由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3540. [5][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泽.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6]李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