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选择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是否愿意达成调解协议,完全是当事人的处分行为,法院必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但是,法官的行为是依职权而展开的,其背后隐藏着强制的 ,两者都是一种纠纷解决制度。诉讼和解由双方当事人自主协商后达成和解协议,通过合意判决或记入法庭笔录的形式使协议具有执行力,争议得以消灭。法院调解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17.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又如双方当事人在笔录和协议上签字后均外出打工,这种未明确表示反悔的情形下法院视为生效,还是视为反悔?视为生效,调解书的送达是否要一直等下去? 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化解民间矛盾中功能作用;二是在调解过程中及时了解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收集证据,搞清案件基本事实,即使调解不成也为开庭审判奠定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092.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及时提交,应当分析当事人的主观心态和证据的重要性。再次,再审新的证据一般是指原先形成的证据。原鉴定结论、勘验笔录机构根据同样的检材,重新作出鉴定 力而启动再审程序。 3、再审新证据的主观要件 再审新证据的主观要件主要考量是否属于可以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从再审新的证据原理出发,其主观要件要求,再审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955.html -
了解详情
,有欠公允;其次,没有规定听证当事人的范围、产生机制和规模;再次,没有规定听证笔录的效力;最后,对听证程序应作灵活性的规定。听证是一个复杂精巧的过程, 作为原告起诉。如果法律法规只对公民参与作出原则性、抽象性的规定,则可根据与该立法是否有直接利害关系来判断。当所制定的规章涉及到某个行业、部门利益的,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98.html -
了解详情
的,*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行政案卷排他制度研究( 08BFX019)的阶段性成果。法官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后,由他进行心证和判断推理,最后由他作出判决。[1] 农业部长只有在进行正式听证后,才可规定最高价格。1930年4月,当时农业部长发出一命令,要求调查当时的价格是否合理,1932年5月,在收集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65.html -
了解详情
公益性无效。对于实质无效而言,法官须判断该违法行为是否损害当事人的权益,对有关权益所造成的损害程度等,因此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很显然,诉讼行为无效的宣告 承办法官的个人价值判断。例如,案件中侦查讯问时有两人在场进行讯问,但讯问笔录只有一人签字,对于这种瑕疵证据,有的法官直接认可了其作为证据,并使其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62.html -
了解详情
出庭,审判人员、辩护人、被告人是否有权要求被害人出庭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审判实践中一般只将被害人出具的书面材料或办案机关的询问笔录当庭宣读,听取各方意见 考虑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被害人与刑事案件的特殊利害关系,而赋予了被害人以当事人的地位,享有独特的诉讼权利,使得被害人在侦查、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527.html -
了解详情
的,*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行政案卷排他制度研究( 08BFX019)的阶段性成果。法官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后,由他进行心证和判断推理,最后由他作出判决。[1] 农业部长只有在进行正式听证后,才可规定最高价格。1930年4月,当时农业部长发出一命令,要求调查当时的价格是否合理,1932年5月,在收集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304.html -
了解详情
困境的惟一选择。 虽然公众无权定论征收是否为公共利益,但是会产生民主的压力并影响最终的行政征收的决定。听征会的听证笔录,[20]听征过程中被征收入 时,被征收入可以请求公用征收法庭裁判,法庭通进实地调查作出确定补偿金额的裁判。当事人不服判决,可在收到判决书后15天内提出上诉,由上诉法院公用征收庭受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79.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责任的认定主要应根据侵权行为发生的起因、过程、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予以认定。一般可将当事人的行为分为:(1)无过错;(2)轻微过错;(3)一般 损害赔偿金的,如容貌受损、社会评价确实降低等情况,应从严掌握。审查受害人是否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精神损害,否则,一般不予支持。 2、具体掌握。没有构成伤残,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56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