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 被告知罪犯的在押地点以及释放方面的信息。 英国也规定了可以根据被害人的请求通知其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释放时间及其返回地域等制度。 因为被害人如果不能及时掌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549.html -
了解详情
是增加规定: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人民检察院对申诉或者控告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 四、《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缺憾 通过此次对《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158.html -
了解详情
接受当事人的口头起诉,甚至根本不接受口头起诉;任意简化简易程序,有些当事人未获得出庭通知就被缺席判决了,有的庭审过程草率,甚至由书记员一人自审、自记, 对于简易程序进行实体性简化的思路有: 1、限制诉讼代理。诉讼代理人,尤其是代理律师的参与,往往会使诉讼复杂化,对抗加剧,因而影响简易程序目标的实现。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203.html -
了解详情
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鉴定人不出庭的突出矛盾,而且有利于庭审的顺利进行和诉讼效率的提高。 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 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并为其查阅、摘抄、复制鉴定结论提供方便,或者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090.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一手软,一手硬。另外,对证人拒绝履行出庭作证义务的法律责任和强制措施也没 有规定,客观上形成了民事诉讼当事人取证难现象。因此,应当从立法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 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在以下在特定条件下,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1.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342.html -
了解详情
令人担忧的。如果上诉人(一审被告)提供的合同是真实的,仅仅是因为被告的诉讼代理人未能在一审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举证,被告与原告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抵 报,20021216. {3}韩俊.举证时限实务问题探讨(M)丁巧仁.民事诉讼证据制度若干问题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144. {4}杨俊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3.html -
了解详情
被害人。在审判阶段,除了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般情况下,法院并不通知被害人到庭参加诉讼,也不将公诉机关的起诉书送达被害人。 2、在 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人民法院在实践中,并不允许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查阅案卷。刑事被害人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了了解案件进展情况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33.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作了较为灵活的规定,即在一般情形下,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可不受《证据 一天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就会造成人民法院来不及进行调查取证和通知证人,势必影响诉讼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民事诉讼当事人应当诚实行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1.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证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4条第2项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应当 出庭作证,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告人及辩护人、被害人及代理人或当事人及代理人询问和质证,经核实清楚后才能作为定案证据。在书面证言的采信上必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93.html -
了解详情
意见。民诉法第18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至于出席法庭干什么?有哪些权利义务?这些问题就都 的印象,甚至有些出庭检察人员在法庭上与某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论起来,这就更明显带有帮一方当事人打官司的嫌疑。这样一来国家公权力介入民事诉讼所保护的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8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