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实现仅仅涉及到一方当事人,那么,对于此利益,相关当事人完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自由行使。但是,民事诉讼程序是一个三角结构,其参与主体除了当事人之外,还有 诉讼程序的权威和正义色彩。 第四,法院的公共利益代表角色具有义务性。在追求程序利益的过程中,公民把整个谋求个人利益的事务转让给国家。对于国家来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8.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在目前国家法律还没有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诉权的情况下,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必然造成司法程序的混乱和相关国家机关的无所适从,这本身就是对司法 执法制度。[5]行政执法制度在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方面,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更具优越性。其一,行政机关设置普遍,能凭借其星罗棋布的行政权力网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46.html -
了解详情
专业监督。法官一般来说是通过司法考试及公务员考试后选拔出来的人才,其对法律等相关知识比较娴熟精通,由其监督具有专业性、合理性,从客观上讲能够提高监督的 民事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任。二是完善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立法。首先,完善抗诉程序,具体措施如下:①增设抗诉期限。公正与效率是当今司法改革的两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35.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但两者又有不同。在德国的民事诉讼中,法官在诉讼程序推进方面享有较大的主动权;美国的法官则深受司法消极主义理论影响,通常居于超然的裁判 。如果该建议被对方当事人所接受,双方当事人即以包括该建议和允诺通知在内的相关文件向法院申请判决。如果被建议的当事人不接受建议中的判决方案,则诉讼继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30.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海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摘要】民事诉讼管辖制度与诉权保障密切相关,科学合理的民事诉讼管辖制度应以诉权保障为本位,兼顾审判权的行使。 矛盾的解决、权利损害的救济等,能有力地拉近当事人接近公正程序和裁判的距离。由于长期以来,对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诉权保障功能和作用缺乏较为系统和深层的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28.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证据意识的普遍而持久性的匮乏,与我国历史上长期不重视证据法制的建设是紧密相关的。证据立法有助于证据制度的完善,证据制度的完善又能够强化人们的证据意识。 传统理论观点;英美国家并无此种区分。应当说,诉的此种二分法理论对于民事诉讼程序的独立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这种理论到了现代社会却有进一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11.html -
了解详情
具备的诉讼实质要件作为起诉要件来看待。为此,本文对现行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提出了相关思路,认为对原告起诉的审查,主要是对起诉要件的审查,也就是对原告所提起的 的申请或者其他人的建议以驳回该诉讼(《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12条第8款)。从美国既有的司法判例来看,虽然审前的诉答程序以及审判过程当中的对抗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53.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后,相关单位又提起民事诉讼的,基于诉讼效率的要求,人民法院应不予受理,仍应依照检察机关的起诉,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审理。 若干问题研究[J].福建法学,2006(1):3540. {14}王国枢.刑事诉讼法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186. {15}许建丽.检察机关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57.html -
了解详情
的对抗以证据规则的有关规定以及法官的相关作用作为背景或媒介,构成了促进证人出庭率明显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 民事诉讼中证人的出庭作证,在我国是法 也是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所以将来立法时大体上可沿袭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关于证人出庭的程序规范基本架构,即明确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不宜规定使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306.html -
了解详情
时,法官可依职权驳回。因此,在理论和立法上,没有任何国家的民事诉讼法律放弃实质真实的追求,相关的措施缓和了证据失权给发现案件真实带来的负面作用。 二、 法官有限的自由裁量权 在大陆法系国家,对于民事诉讼本身来说,制度的设计在发现真实的诉讼精神主导下,法官在不违反当事人程序处分权的前提下,被赋予了较英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29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