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道德、情理也是司法过程中所不可忽略的。对正义执着追求的理想主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让位于解决纠纷的现实主义。法官的判决必须考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问题,而不 结论与法律条文相结合,从而在法律逻辑上使该结论正当化。因此,法律衡平实质上是依据有关法律规范对案件的具体事实进行评价,并依法作出结论。法律的利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15.html -
了解详情
的问题。《美国宪法》也是如此。近三十年以来,关于美国宪法解释的争论大致可以分出两派:原旨主义和非原旨主义。虽然两派 意见也会产生历史的断裂:后代的法官可能推翻前代法官的判决,比如著名的布朗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推翻了普莱西案(Plessy v. Fergusso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33.html -
了解详情
高度的一致性。国家宪法原则和相关条文对审判权的规定是审判权行使的依据。法官被宪法规定了其地位、性质、权限,法官在法律生活中必然要以此规定为准则。法官 在审理判决之前,要进行程序方面的准备,而这些准备均可以看成对审判权力运作的事务性服务。审判权的权力运作机制体现在法官的判决权和裁量权。调解制度兴起的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51.html -
了解详情
它既是公民的行为规范,也是一种裁判规范,具有相对抽象和稳定的特点。由于刑法规范的抽象性,需要刑事法官的解读和阐释才能将其适用于具体个案。因此,法官解释是 适用法定最低刑无期徒刑,似乎并无不当。但从社会对此案一审判决结果的反应和本案的特殊性来看,案件的原审判决结果又确有过重之嫌,并不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87.html -
了解详情
。虽然本条寥寥数字,但是统领等同、禁反言、捐献等侵权判定原则的重要依据。 (1)本条主张权利要求的内容需要结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说明书以及附图的理解 、医药、机械等背景知识架构。如果法官能够理解专利的技术特征并进一步做出公正的判决,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法官的判决无法得到当事人的认可,谁又能还以公正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53.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诉权,损害其实体权利,影响诉讼效率,有违实体公正。一、诉讼过程中的法官的释明权,能够保证诉讼的各方在公平平台上进行诉讼,也能保证诉讼的正常 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上诉所要交纳的文书及费用和上诉的法院,逾期视为不上诉。 2.对于有给付内容的判决,应告知当事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161.html -
了解详情
各种辩护。这些批评和相应的辩护可以概括为以下的两个方面: (一)文本依据的缺乏与潜在证据的存在 对于基本特征基准的最激烈的批评可能是对于其文本 。 (四)裁定后向适用原则 裁定后向适用原则意味着法官的判决只对判决之后发生的案例产生作用,而之前的先例并不被推翻。印度最高法院在Golak Nath案判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81.html -
了解详情
是杰出的法律人才,帝国时期之前,法官实际上是依据执政官提供的程序主持解决公众纠纷的世俗仲裁人,法官并不是法律专家,其权限也小得可怜,在法律问题上,法官常常 、院长、主管院长、庭长、副庭长,甚至办案组长等,比如,法官做出的判决,要由没有参加开庭的庭长审核,再经过院长或分管院长签发,有些重大疑难案件还要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81.html -
了解详情
~1940) 1872年5月24日,第三共和颁布了参政院法,详细规定了参政院的建制、职权和审判制度。依据该法,参政院走向了独立化,开始以人民的名义 的行政决定当事人在向法院申诉前,大都已经穷尽行政救济程序,经过了行政法官的审理,行政法官的裁决可以作为上诉法院法官的判决参考或基础;三是地区法院审理的优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666.html -
了解详情
是当然的。但与学友交流时,受到的批评较多,我的辩解是: 两者的依据不同。法律上的权力有法律上的依据,比如法官的判决必须被执行;政治上的权力无法律上 的定义中也无立锥之地。当然,史也可以不讳言地说,权力必定是一个合法性概念,事实上的权力根本就不是权力,这正如不能说持刀抢劫是在行使权力一样。 持刀抢劫肯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6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