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上的缺失。我国1996年刑诉法虽然有很大的变革,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仍与人权法治原则有一定差距,在某些方面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还有一些缺失之处, 了被告人的上诉权,违背了刑诉法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此外,司法实践中,在被告人的家属会见、取保候审、保外就医、暂予监外执行以及对死刑犯游街示众等方面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82.html -
了解详情
被剥夺政治权利,因此,其能够行使发表权和出版的权利。可见,人身自由的被限制与否并不是出版权能否行使的必备条件,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剥夺政治权利。而要全面 《公安机关对被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罪犯的监督管理规定》第12条规定“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在执行期间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83.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假释。悔改表现突出,符合假释条件的,应从严掌握。等等。 [12]参见吴建平、牛正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胡耀光 四十三条。 [26]笔者曾旁听广东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减刑、假释巡回法庭对东莞监狱减刑案的审理,程序如下:(1)庭审开始。法官主持审理,监狱警官当庭宣读减刑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261.html -
了解详情
逐案清理,纠正违法现象,确保打击的效果不减;加强对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等五种人的考察管理,严格条件,严格程序,严格手续;加强 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同上); ④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监所检察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高检发[2001]16号2001年9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975.html -
了解详情
清理,纠正违法现象,确保打击的效果不减;加强对缓刑、假释、保外就医、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等“五种人”的考察管理,严格条件,严格程序,严格手续;加强 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同上); ④ 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监所检察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高检发[2001]16号2001年9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0.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可讯问嫌疑人 在刑事诉讼法中,逮捕以其完全剥夺人身自由的严厉性著称,这也让立法者对其适用条件、程序格外花心思,希望做到慎之又慎。 在逮捕程序上 .刑罚执行规定骗保面临白骗 罪犯利用虚假证明骗取保外就医,甚至伙同监管人员共同骗取保外就医,以达到逃避刑事处罚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宋英辉表示,修正案草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384.html -
了解详情
内部遴选监组长、带班长等高记分岗位的监督。刑罚执行机关任免高记分岗位应当征求相应检察机关的意见,有条件的刑罚执行机关还可以探索由检察机关参与的 人民检察院。 【注释】 [1]2005 年 3 月,中央政法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外就医工作的通知》,要求检察机关强化监所检察工作,变事后监督为同步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5595.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证明。 13、刑释解教人员落户:回原户口所在地户口登记机关登记户口的,凭释放(含假释、保外就医)证明或解除劳教通知书等证明材料;需到非原户口所在地落户的 机关2个工作日内告知结果)。 (二)出生日期更正登记 1、受理条件及更正原则: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方可受理,并按如下原则处理。 (1)户口登记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31.html -
了解详情
监所回复,双方互不通气,交接环节出现漏洞,为监外罪犯脱管、失控提供了条件。(二)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得力。有的执行机关把刑满释放人员列入重点 管理,有的没有建立监外罪犯档案,没有成立帮教组织和落实具体的监督考察责任制度,有的监狱给患病罪犯办了保外就医手续,把罪犯交给当地派出所就不管了,(按规定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52.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够参与法庭审判,完全忽视了被害人之当事人的权利。在执行阶段,对于服刑人的有关情况,如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情况,被害人不具有知情权。 (二) 一部分交由管理机构。并要求补偿金管理机构专款专用,严禁挪用。2.规范救助条件,刑事被害人获得补偿机构的补偿金的前提是被害人无法从犯罪人出获得赔偿,且由于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021.html -
了解详情